首页 > 财经
“解读千福”之背景篇:房产“大鳄”抢滩堵河
发布时间: 2005-09-2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解读千福”系列报道之一·背景篇

本报记者 操儒舜


  在今年5月19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天价”拍卖会上,让竹山人记住了一个公司的名字——“福星达”;不足4个月的今天,街头巷尾的竹山人又议论着两个新名词——“千福广场”和“花园式社区”。这些让普通市民似懂非懂的概念似乎还未被理清过,便不得不对十堰房地产界新秀的十堰市福星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刮目相看。

新秀魅力无限

  福星达公司是一家民营专业房产公司,2003年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18万元,现在麾下有22名员工,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技术职称的有16人。两年来,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孜孜以求,在十堰城市发展极具潜力的地段先后成功投资开发了福星达综合楼和福星苑小区,刚刚起步就大胆地将“人本”和“生态”等潮流概念融入到地产开发中,以极快的速度营造出了极好的人居环境,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创造了销售奇迹。
  公司年轻的掌门人魏玉福,年仅33岁,郧西籍人。其经历并不寻常,曾经是十堰市水利局二级单位法人代表,在经历从国营到民营的嬗变后,尝到了自主经营的甜头。于是在1995年辞职从事汽车配件行业,1998年转行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业,自此在5年的摸爬滚打中逐步壮大成长起来。

强势进军竹山

  “城枕群山廓面水,山川风景堪画图。”这是许多人对竹山最为深刻而直接的印象。确实,作为一座千年古城,竹山曾经承载了无数的荣誉与辉煌。今天,竹山的经济社会进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快车道,城市的建设与开发也日益提速,带动了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大幅增长。消费能力和置业人口的迅速增长,必然拉动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
  随着“两小时经济圈”的逐步形成,竹山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日益呈现出一派大好形势,具有建立宜居城市所需的文化优势和气候优势,房产开发潜力巨大;县城常住人口的增多,尤其是潘口电站等大项目上马后搬迁进县城的移民将大大拓展竹山房产的开发投资空间。《竹山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后,也确定县城以堵河大堤为发展轴线,这一轴线是一个城市经济学上的完整的“交通经济带”,对于房地产开发而言,这是一条房地产开发指向的走廊,正在成为竹山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地段,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纵横大道沿线一带不断崛起的优质住宅社区,更是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居住品质。而竹山县城的发展不仅需要众多本地开发商的热捧,还需要更多具有先进理念和强大开发实力的外地投资者的支持,这是区域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县城对外辐射力的必然选择。
  因此,也可以说,是竹山选择了福星达。

“天价”竞得“地王”

  今年5月19日,在县国土交易中心对县原纤维板厂所属地段举行的拍卖会上,这块热土使得竹山房产一度风起云涌。在各地强势房地产商众目睽睽之下,福星达以比底价高出304万元的706万元竞得该地块,震撼了堵河河畔,令众路房地产商惊愕不已。
  706万元拿地,这在很多开发商眼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福星达此举一出,业界便一片哗然。谁都不明白福星达要干什么,一些当地开发商甚至等着看这个“外来户”怎么在这块地上出丑。
  “竹山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房价一路飙升,另一方面居民的购买欲望却无法激活,究其原因有很大一方面是目前竹山的住宅商品房都是低端产品。其实这里需求的是中、高端产品,但市场上没有这样的产品。”魏玉福在周密细致地调查竹山房地产市场行情后就敏锐地作出这样的判断。于是,福星达这条“游”入竹山的房地产“大鳄”,在以“天价”夺得竹山“地王”后不到半年就能进入破土奠基阶段,再次让本埠所有的房地产商回不过神来。
  “房地产的需求属于派生需求,房地产业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转移。竹山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房地产升值是明显的、快速的、也是能感觉到的。”对于千福广场的前景,魏玉福充满信心。


福星达公司老总魏玉福接受记者采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