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千福”系列报道之三·规划篇
本报记者 操儒舜
相信普通市民目前对我县首座花园式社区还多少有些神秘,又因为陌生而在心理上总感觉其“遥远”非常。千福广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名盘?
福星达老总魏玉福用了一句话:那是一个让您倍感自然、和谐、舒适,值得珍藏的家。他说,福星达既不会做那种只有一、两个亮点的所谓特色项目,也不会做特点不鲜明的所谓“均好”项目,而是要对区域、地块、产品本身等相关资源和元素实现从“均好”到“全优”的突破。
规划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千福广场结合地形特征,强化院落空间,通过组团院落的有机围合和传统的邻里居住形态和空间布局,形成院落内宁静的居住环境,让居住的邻里产生交往和归属感;以围合的院落式内向空间,使所有住宅单元都能面对一个具有亲密尺度的院落空间,来加强住宅的安全感和居民的归属感。
再造性地块景观价值的突破
千福广场外有林荫,生机盈然,环路四周,来去自由。东距城区主干道人民路仅100米,西凭城区主干路纵横大道,南有千福路,北邻永乐路,条条道路成环抱之势,接东来紫气并将千福广场隐于纵横大道的人来车往之后;间有纵横大道绿化成林遮档,临尽堵河水源,有豁然开朗之感,具有适于人居的吉气。以入口广场为核心,绿地中心、院落绿化、景观小品、建筑群的彼此渗透,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文与自然共生共融的景观系统,令业主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竹山文化,自然地融入“楼在林中,林在楼中,楼中有林,林中有楼”的仙境。
居住舒适度和个性化价值的突破
千福广场占地面积约23亩,规划开发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并规划有1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面积,绿化率达32%,从而有力支撑了其“自然、和谐、舒适”的高舒适度标准的实现。不仅如此,相比一般项目分期开工建设的常态,千福广场一期7栋同期开工,一体化开发,在业主入住使用时,项目社区景观和会所同时投入使用,完全避免了发生景观风格的显性冲突,更避免了过度分期开发使住户长期生活在一个工地般的人居环境中。同时,通过多种户型的灵动变化实现室内空间的个性化,通过不同户型的有机排列实现项目布局上的个性化,通过外立面的微调实现立面风格的个性化,通过园林、坡地和水景等景观元素与建筑本体的呼应实现居住庭院环境的个性化。
建筑立面风格的突破
千福广场秉承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园林思想,也吸纳欧洲园林的造园哲学,建筑造型设计反映山区特色,利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外立面造型采用中欧结合的建筑风格,配以官渡黑板石镶嵌的坡屋顶,将坡屋顶、露台、天窗、老虎窗和部分屋顶装饰融为一体,形成曲折变化、大小不一、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效果;建筑群墙面色彩淡雅和谐,以青灰色为主体,楼栋互不相同而又浑然一体,在蓝天绿树掩映下,形成历久弥新的视觉效果。
传统户型格局的突破
优秀的户型设计,是通过室内空间的巧妙安排,充分实现功能空间的细分和完善,体现恢宏气度和空间格局的灵动变化。千福广场的室内空间设计有其特别的规则,打破了传统住宅卧室门统一开向主客厅的设计,公共活动区与卧室的分开,避免了相互影响;顶层送有楼顶花园,是您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临纵横大道楼栋还有24套入户花园。房间都拥有两面两个以上窗户的多窗设计,其添加的不仅是采光通风的容量,更是与窗外风景交流的角度。直视前方或是回眸一盼,风景的品位在转瞬间就发生了变化,提高了住户与社区交流的频次。
物管标准的突破
超标准的配套和物业,将使业主获得真切的尊贵体验。内部配套统一的烟道、太阳能热水器管道,在竹山首家引进管道液化气装置,水、电、电视、电话、宽带入户,统一的防盗门,可视对讲系统;环境小品的设计追求整体性、连续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保持统一,如各种康乐健身休闲设施、儿童乐园、老年活动室、停车场、果皮箱、休息凳、路灯、庭院灯等体现功能与审美的统一,建筑、草坪、乔灌木、道路、灯光考虑环境功能,采取不同手法,突出夜晚亮化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