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乡大力培植和发展能人经济综述
深河乡双湾村湖坪杨家院仅21户86人,46个劳力,但该院在外打工能人王彩红每年就带该院里20户31人出去打工,人平每年创纯收入1.5万元,远远高于全乡平均打工水平。像这样经济能人全乡共有87人,他们带动961户3910多人走向致富路,其中267户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565户收入达5000元以上。
自2005年以来,深河乡转变工作方式,将一批带动力强,有资金实力,头脑灵活的农民作为经济能人来培植,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创优投资环境,发挥了经济能人的效应。
打工经济带动效应 该乡一部分人通过长期磨练,逐渐成为老板,他们带领本地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外出务工有了稳定的地点和较高的收入。茅坝村王迪明在山西蒲县太林煤矿承包2个煤矿,年收入均在100万元以上,每年该乡有40多名人员在此打工,年收入近2万元。在这些打工能人的带动下,该乡常年外出打工的达3586人,户平1人以上,每年可带回现金收入近2000万元。
产业示范引导效应 能人们市场信息灵通,给当地农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麻线村青年张尚明卫校毕业后,租地种植了桔梗、木瓜等中小药材45亩,年纯收入达到6万多元,他还引导当地群众共发展桔梗120亩。
先进技术推广效应 农村能人在实践中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的成功范例,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双湾村农民胡可毅在外地打工掌握了养鸡技术后,回乡自己创办了养鸡场,年养殖2万只以上,年可创纯利6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数十户农民向他学技术,每户养鸡500只以上。
连接畅通市场效应 农村能人创办各类专业市场,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青龙村农民雷运福在河南山东及房县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点,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年销售菜牛500多头,山羊1000余只,不仅使农民饲养的牲畜不愁销,还使自己每年有5万多元的纯收入。
产业深度开发效应 青龙村杨勇从供销系统下岗后,到秦家村投资20多万元办起了干野菜加工合作社,产品远销江浙、十堰等地,并与周围3个村200多农户签订蔬菜生产合同,每年给农民带来直接现金收入50万元以上。(苗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