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欣龙水泥有限公司拓出安全管理新天地
“宁可停工停产,决不违章蛮干”这句口号时下已成为竹山县欣龙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50名干部职工的口头禅。该公司的前身是竹山县水泥厂,始建于1971年,计划经济时代曾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2003年实现民营化后,经过两次改扩建现在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
近几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大力实施安全文化创建工程,公司上下思想统一,管理到位,措施得力。连续五年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2005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万元,完成销售收入1065万元,上交税收120万元,被十堰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健全安全监管网络,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公司实行董事长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协调部,各车间、班组成立了以主任、班组长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制定了各机构的管理职责,做到分工协作,任务明确,责任具体。公司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生产中的突出安全问题;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隐患实行分级整改制,班组能整改的,决不留给车间,车间能整改的,决不留给公司。通过这种网络和严格的管理,把公司的安全责任落到了实处。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危,关系到社会稳定。作为高温、高尘、高噪音、高危行业水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该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培训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效果。近三年来,他们共组织30多人参加省市有关专业培训班的学习,安排8名有专业基础的青年技术人员到专业院校进修;每年邀请3到4 名建材和安全专家到公司传授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使公司的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坚持干部职工定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把法律条文与学法、用法、典型案例结合起来,通过张贴宣传画册、观看记录片和组织演讲比赛等形式,让所有员工在繁重的劳动之余,轻松愉快地学到了安全知识。建立和加强教育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业务培训、自修学历教育和资格考试,增强业务技能。全员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高筑安全基层基础
安全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在资金紧张和生产任务繁忙的情况下,2005年该公司筹集800多万元停产一个多月进行技术改选,淘汰了一批老设备、老装备,增加了立窑和下密封电振设备,安装了变频器,改造了消音室,引进高新技术设备——玻纤布袋收尘器,彻底解决了污染问题,作业条件大为改观。建立设备日检、月检和年检制度,设立维修及检测台帐,对区域内的其他重点部位做
到手勤、眼勤、腿勤,避免 “小隐患”变成“大事故”。改进劳动保护措施,坚持按时发放防护用品并安排专人指导佩戴,坚持定期组织员工身体检查和检测,预防职业危害,确保员工人身安全。为员工缴纳足额的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安心工作,扎实奉献。通过软硬件措施的改进,奠定了牢固的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无情制度,有情操作
该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度规定,凡要求整改的隐患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的,直接责任人将被辞退。凡发生事故的,无论事故大小,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总经理报告,实行责任倒查制,对发生的安全事故一查到底,对责任人的处分严格按制度办事,不留情面。同时制度又突现了人性化的一面,规定凡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受伤的,无论什么原因,都无条件的先送医院救治,并适当发放生活费,处分放在原因查清之后进行;对事故的处理始终坚持干部重于员工、管理者重于劳动者的原则,始终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刘玉银 谢为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