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粮食局帮扶新堰村侧记
盛夏时节,笔者走进擂鼓镇新堰村,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楼房,漂亮别致的农家小院……。当问及这巨大变化时,村支书陈必珍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切归功于市粮食局的扶持”。据悉,该村在市粮食局的帮扶下,200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7万元,人平纯收入1762元。
新堰村有257户,973人,拥有耕地981.2亩,曾是特困村。2002年春,市粮食局在新堰村建起了小康建设帮扶联系点。市粮食局局长刘仁祥、副局长付治国等多次来到新堰村,与村组干部一起探讨致富路,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放在畜牧业上。当了解到不少农户仍靠传统方式养殖牲畜时,局长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市局后多方筹措资金12万余元,购水泥150吨运往新堰村,扶持农户搞栏圈建设。现在,该村共建标准栏圈5860平方米,生猪存栏达1.5万余头。
“人在山上住,水在河里流,运物靠肩挑……”。农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咋办?市粮食局党委发动全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捐款40万余元帮扶该村,两年来,新建、修复村组公路4500米,新建大桥一座,修复和改建2500米渠网配套工程,解决人畜安全饮水116户、482人,使300亩当家田地旱涝保收。
2005年腊月,寒风凛冽,市粮食局副局长付治国到新堰村现场办公,亲自勘测该村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线路,安装了250部程控电话和180户闭路电视。
今年元月,市粮食局又专程运送200吨水泥帮扶该村农民进行村庄建设。现在,全村12个院已硬化入院路5000米,入户路4600米;建花坛610余个、垃圾池200个;整沼气130口;房屋“穿衣戴帽”254间,1.4万平方米。(李家林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