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阳光明媚,3月25日,城关镇乔儿沟村造林大户龙德柱的产业基地上一派忙禄景象,10多名工人正在抢墒播种杏李种子,为发展壮大美国杏李基地做准备。
近年来,我县紧紧依照“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目标,组织实施以肚倍、茶叶、冬枣、板栗、核桃、干鲜果等为主的六大林特产业,发展壮大地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楼台乡官坪村大力发展山东冬枣产业,通过两年多的发展,冬枣基地发展到1700亩,形成了户户有基地,人人懂科技的新农村产业示范村。
在开展“创绿色家园、建绿色新村”活动上,我县始终围绕“兴”、“建”、“创”三字上。兴林特产业,按照一村一品,连村一品模式,大力发展骨干龙头品种,目前已涌现出楼台官坪冬枣、文峰塘湾肚倍、得胜观山茶叶等特色专业村117个,林特基地面积近10万亩;建生态家园,以改厨、改栏、改厕建沼气池,清除垃圾和杂物为主的生态家园建设,新建沼气池1.2万口,每年可节约森林资源达600立方米;创绿色新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护林、实现了山、水、林、路全面绿化。
在发展产业基础上,我县还积极扶持培植产业龙头企业及大户,除在对天新公司、圣水茶场有限公司,兆华山野菜有限公司重点扶持外,还对一批产业大户,造林大户,育苗大户建立信息档案,密切关注其创业进程,在政策、技术、种苗、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让他们放心发展,县里还每年拿出10多万元对他们进行奖励。同时,各乡镇在选定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大科技扶持力度,组织培训农民科技人员,使户户都有1-2名明白人,使产业基地发挥更大效益。据统计,全县以肚倍、茶叶、板栗、核桃、冬枣等为主的六大产业基地面积达63万亩,林业产值达2.1亿元,户平增收320元。(操春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