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县直6个部门在帮扶秦古镇4个村新农村建设中,不仅帮助制 定村级发展规划、援建生产项目、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而且为帮扶村提供信息、技术、法律、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的支援,使4个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称他们是“贴心人、好亲戚”,本报特推出他们的好作法和好经验。
激情五月,走进秦古镇双河村,我们的眼前一亮:山上茶叶叠翠,山下黛瓦粉墙,公路四通八达,村头健身广场……这是一个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庄。
这美丽的画卷是如何绘出的?双河村党支部书记杨有党高兴地说:“双河村的变化得益于县供电公司的真情帮扶。”
去年初,县供电公司经理张亚飞带着帮扶工作队员来到双河村,和村支两委共同拟定了帮扶规划。他们投入资金5万元、水泥680吨,帮助该村修通村入户水泥路6.6公里,解决了180户、750人出行困难,实施迁移扶贫,将滑坡体上的13户搬迁到山下公路旁,完成农房“穿衣戴帽”70户,建沼气160口,改厕、改栏150个,新建村委会办公楼一栋、健身广场一个,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把双河村办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初,他们计划帮助该村修通组入户水泥路6公里,解决3个组村民饮水难,建高标准渠道2500米,解决210亩水田灌溉难,在七组建新农村示范点,改造农房70户,新建楼房18户,全村80%的农户达到“三改一建”标准,发展核桃基地100亩。(党世根 王 涛 何培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