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我县蔬菜生产现状与前景(下)
发布时间: 2007-09-0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大有可为要做大

    蔬菜涨价的大背景是农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虽然加重了城镇居民的负担,但却是发展蔬菜生产的机遇。因为,只有价格升高才能有效引导菜农们多种菜、种好菜,增加商品菜供应量,进而平抑和稳定蔬菜价格。
    目前来看,种菜的效益不错。据统计测算,全县春夏季蔬菜收获面积7.5万亩,产量7000万公斤,产值6750万元,与上年同比面积持平,产量增加285万公斤,产值增加595万元,分别增长4%、9.7%。全县农民从蔬菜上获得的收入人均16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元,增长7%。
    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来,我县蔬菜生产在三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面积扩大、产量增长、效益提高。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4.2万亩,产量14.35万吨,按统计局公布数据每公斤1.28元计算,则全县实现蔬菜总产值1.84亿元。与上年相比,面积扩大0.2万亩,产量增加4100吨,产值净增757万元。农民人均从蔬菜上获得的收入350元,比上年的331元净增19元,增长6%。
    样板建设成效显著。我县初步建成了以溢水东川大坝为重点的水生菜、样板露地反季节大路菜、设施蔬菜示范样板等八大示范蔬菜样板基地,核心样板基地面积达1650亩,为农民新增收入100多万元。溢水设施蔬菜示范园全年亩平收入一般在3000元以上,高的达到8000多元,实现了“一亩(菜)园等于10亩(粮)田”的高效目标,“出门打工不如在家种菜”成为现实。
    山野菜加工规模进一步扩大。官渡兆华山野菜公司投资300万元扩建厂房和添置设备,深河干菜合作社进驻宝丰工业园区,去年加工山野菜成品600吨,同比产量净增300吨,产值增加240万元。
    今夏以来,蔬菜价格涨幅过大再次表明,我县发展蔬菜生产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满足本县居民消费,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此基础上,再度发展,扩大外销,提高效益。发展蔬菜的基点要放在“主攻露地特色菜,增加设施精细菜,规模开发野生菜,突破性发展加工菜”这四个方面。
     应该说,我县做大蔬菜产业面临诸多机遇:一是本县市场空间很大;二是南水北调工程将淹没十堰城区3万亩菜地,必须新辟蔬菜基地;三是潘口水电站一旦动工,外来人口将大量增加;四是杨勇的宝丰泡菜加工厂投产后,年泡菜半成品加工量可达1.5万吨,至少需要2500亩蔬菜基地与之配套。
    着眼机遇和未来市场需要,我县应该努力扩大蔬菜生产,积极组织申报和认证蔬菜无公害产地、绿色标志,抓好野生菜和家生菜的干制、腌制加工,努力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牌,以品牌开拓和占领县外市场,力争到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20万吨,加工量达到1万吨,总产值达到2亿元,农民靠蔬菜获得的收入人均达到500元以上。  (弓  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