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总装机1600千瓦、投资650万元的山河电站安装调试完毕,这标志着柳林乡第十八个小水电站的正式诞生。该乡化区位劣势为经济优势,生态产业效益凸现。
“生态移民,圆了我们下山梦”
柳林乡山大人稀,近年来?该乡把生态移民工程作为富民产业来抓,对民主、墨池、龙石坪、顺水坪四个村出台了生态移民奖励政策,每年从财政收入中落实5至10万元的奖励资金,帮助农民走出大山。陈长富、陈兴宝父子祖宗几代居住在墨池村海拔1400米的谢家垭子?今年6月9日的生态保护大会上,他们父子获得了7500元的奖励扶持。如今,他们已用这笔钱在荆门市京山县购买了房产。
“水电开发,让我们过了老板瘾”
该乡境内有大小河流20多条,是建设小水电站的绝佳之地。三河村王艳2005年在三河、公祖村组织股金300余万元建成了装机560千瓦的清漆沟水电站,一举让30多户农民当上了老板。今年,他又发动组织50多户筹建了装机750千瓦的太河坪电站。目前,已开发电站18座,总投资1.8亿多元,总装机近3万千瓦,年售电收入3000多万元。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今日的“金山银水”,300农民一手抓锄把一手收红利,圆了自己的老板梦。
特色农业扎根千家万户
近年来,该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龙石坪村四组刘运点家住枪刀山海拔1600米的半山腰,每年种植川乌、冬花、党参等10多亩,年收入1万多元;洪坪村女青年姚磊创办药材基地100亩,成为柳林药农“第一户”;龙石坪村一组刘钊兵有传统核桃树300多株,今年产量可突破1500公斤,实现收入2万元。在生态保护中挖掘效益,是柳林人发现的又一增收路子,2000多农户在悠闲中养着蜜蜂,少的几笼,多的上百笼。家住枪刀山脚下的刘运寿这几年养的蜜蜂是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已达到120多笼,500多公斤蜂蜜刚割下来就变成了7000多元现钞。(张 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