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患病下岗职工唐淑娥
在城区偏僻的街道上,有一家不足30平方米的粮油经销店,店主唐淑娥是一位患有颈椎病、高血压和妇科杂症的下岗女工。在公婆、丈夫相继去世,家庭陷入苦难沼泽中时,她用执着与爱心演绎着平凡的人间真情。
唐淑娥当过知青,做过商场营业员,1996年因患胆结石成为体制改革的第一批下岗者之一。在她住院做手术期间,丈夫正值肝病复发,患胆囊炎的公婆又病情恶化。唐淑娥做完手术没来得及休养,就投入到照顾孩子上学、侍侯公婆和丈夫的繁忙中。她每天强忍着尚未完全痊愈的伤口带来的疼痛,白天忙家务、照顾孩子读书,晚上分前、后半夜照料公婆和丈夫。2002年底,公婆去世尸骨未寒,唐淑娥的丈夫又被肝癌夺去了生命。
家庭的顶梁柱塌了,面对治疗、安葬所欠下的巨债和两个读书的孩子,唐淑娥没有气馁,她擦干眼泪,决心变压力为动力,独立支撑起这个破碎的家。2003年春,她鼓足勇气用仅余的2000元钱与妹妹合伙办起了粮油经销部。而就在这年夏天,她却患上颈椎病、高血压和妇科杂症。两年来,为了讨还债和供读大学的女儿和读高中的儿子,羸弱的她每天都要去营业,而只能吃最低价的药品维持身体。
唐淑娥有颗坚强的心,她坦言,人生命运尽管曲折,但不能为此而消沉,更不能自暴自弃,苦难的沼泽总有一天会趟过去的。我们祝福唐淑娥的明天更美好。 (范本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