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一级国宝,一向被誉为“第一神品”。9月10日上午,记者在擂鼓镇财政所职工朱志祝家里见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酷爱收藏的朱志祝甚至称这幅《清明上河图》才是真迹,但此画从何而来,朱志祝却讳莫如深。
此画长528厘米,纵28.7厘米,绢本装裱,画名“清明上河图”是五个篆体字,琼州太守杨如寿作序,序文是“清明上河图乃宋代之翰林画史张择端所作之神品也……”等一段文字,字体清秀优美,如行云流水。元代翰林学士、书法家赵孟 题写,并誉此画为“神品”,金代张著题跋。上有印章四方,已辨认不清,但画中并无张择端款识。画面与记者原来在书或网上见到的《清明上河图》相似。
《清明上河图》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该画长460厘米,宽30厘米,为丝绸布面,色泽清淡典雅。全图共有人物550多人、马20多匹、驴牛20多头、船只20多艘、树木30多株,整个画面繁而有序,各种人物衣着不同、神态各异。
难道此图是《清明上河图》真本吗?
据资料介绍,《清明上河图》问世至今,已产生了100多种版本,但故宫的《清明上河图》是公认的真本。据资料记载,第一位收藏者宋徽宗用瘦金体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字,画后有13家题跋,并有收藏印67方。虽然此图有100多种版本,但故宫的《清明上河图》是公认的真本。
朱志祝所持的《清明上河图》无疑是赝本,但此图无疑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价值。据记者在网上查询,朱志祝的《清明上河图》与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打鼓坪乡一位农民所持的《清明上河图》颇为相似:都由赵孟 题名,都由杨寿如作序,都由张著题跋,规格都相差不大。但此图是不是彼图,有意者问了朱志祝才知道。(袁斌 李家林 李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