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流动摊点水果不便宜
细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发现,很长时间以来,在城关地区下班后或是大白天在僻静处,总可见到邻县的生意人拉着一车车的水果,在街上吆喝贱卖,细一问价格确实比本县的固定摊点的水果一斤要便宜二角钱,于是便引来众多市民购买,殊不知在表面看来买了“便宜货”的同时,竟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记者为此作了一次试验。
近日,记者在原县电影院旁看到不少市民在一邻县的流动水果摊点上购买苹果,一问价钱,每斤水果的价钱也确比本县固定水果店的价格低上两毛,便找来方便袋称了几斤,没想到竟然在同一台秤上称出了两种重量,第一次秤放在车上,称的是6斤3两,记者觉得秤放得不平,让另一生意人重新称一下,没想到却得出了6斤6两的重量。记者提出疑问时,其中一生意人却说,他们用的是电子秤,错不了,再说价钱比别人便宜。记者要求校秤时,生意人非常生气地称其忙没时间,不要就把东西放下算了。为搞清这些流动卖水果的车辆的秤是否有问题,记者把苹果买下回家一校,6斤还不足。细算下来甚至比在超市的水果还要贵。
在此,记者提醒,在购买外来流动摊点的东西时要多加留心,他们巧妙利用市民贪小便宜的心理赚取钱财,称他们躲避了税收或不用交房租这类费用,所以价格比别人低等,其实他们往往就在秤上做手脚(关于电子秤作假的案例并不少见),加之夜晚光线不是很好,有时还虚报斤数,市民并没有“便宜”可占,反而还让这些人钻了“空子”。(王 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