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高位截瘫妇女顺利产下一男婴
|
![]() |
|
11月2日11时许,太和医院产科手术室传来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38岁的高位截瘫产妇袁秀丽顺利剖腹产下了一个2公斤多重的男婴,如愿以偿当上了妈妈。
14时许,记者在该院妇产科病房见到了初为人母的袁秀丽,她正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她笑着对记者说:“我早上做了剖腹产手术,孩子平安生下来了。”她虽然显得很虚弱,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她经常高烧不止,膀胱结石又导致出血,2日情况有些好转,在医生的建议下,上午10点左右她被送进手术室。“手术过程很顺利,11点多她就产下了一名男婴,目前产妇的情况还基本正常。”一位值班护士说。
在儿童诊疗中心儿科病房,新生的男婴正在暖箱里酣睡,他的舅妈张女士一早就从竹山赶来,正在旁边悉心照顾。主治医生张医生介绍:“孩子属于早产,为安全起见,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目前各项指标正常。”虽然没能跟孩子在一起,袁秀丽还是显得特别高兴,言语之间笑容始终绽放在她苍白的脸上:“我在产房看了一眼孩子,心里已经很满足了,谢谢这么多好心人的关心!”
当得知孩子重2.6公斤,目前一切正常时,她眼角闪出泪花,激动地说:“我好几次因为贫困被迫转院,都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重新接受治疗,亲友担保贷款、医生像亲人一样照顾,还有好心人的资助和关怀,我都没齿难忘啊!”这时,袁秀丽的丈夫李德信从身边摸出一个小本子,记者看到,每一笔捐款都详细地列在上面。李德信告诉记者,就在妻子进手术室时,他还接到邻病房的赵先生家送来的500元现金,截至目前他们已经收到2000多元捐款。
“现在我无法报答大恩大德,将来我会告诉孩子,是许许多多好心人的帮助,才会有他生命的延续。”这是袁秀丽在进手术室之前写给好心人的话。
链 接
袁秀丽出生在楼台乡金坪村2组。1989年秋,她骑自行车时不慎从桥上摔下,导致脊椎神经摔坏,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至今高位截瘫17年。在此期间,她自强不息,创作的一些文学作品数次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并频频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一些报刊选用。
2005年8月,她与同村农民李德信喜结良缘。今年3月初,38岁的袁秀丽发现自己怀了身孕,希望能把孩子生下来。8月份,她怀孕6个月时出现血尿、泌尿系统感染发炎、高烧等症状,病情十分严重。医生诊断发现她又患有膀胱结石,袁秀丽住院几天后因家庭贫困一度回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