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
今年3月份以来,城关镇逃学少年柴某、王某、吴某、邹某、陈某、宋某等13-16岁不等的7人采取撬门入室、翻窗入室、揭瓦入室等手段盗窃作案7起,盗窃手机等小商品价值7000余元;3月中旬,柴、王、邹3人又在堵河广场将潘口中学两学生殴打后抢走现金20元及小灵通一部;6月11日,城关的杨甲、杨乙、黄某等在北大街路口消夜,与在一边消夜的三人发生口角,将人殴打致伤……
再来看一组公安机关统计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县共立刑事案件187起,破获100起,其中破获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32起,占破案总数的32%,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3人,青少年占42人,占抓获人员总数的37.1%。
一例例恶性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让我们在震惊之余都十分困惑:“为什么问题孩子越来越多,少年犯罪愈演愈烈?”调查分析显示,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犯罪趋向低龄化、辍学学生居多。从抓获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中,不满14岁1人,14至15周岁19人,16至17周岁13人,18至25周岁9人。
作案类型主要是盗窃、抢劫、敲诈等。从元至6月份破获的案件看,青少年盗窃案发24起,抢劫案3起,敲诈1起,其他4起。
结伙作案居多。从今年抓获的青少年犯罪人员中,就有四个盗窃团伙,其中两个盗抢团伙。
究其原因,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常辉接受采访时表示,花季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除了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强和享乐心理作怪等主观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更不容忽视。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涉入犯罪泥潭的少年,或因父母离异,或受到虐待;而学校现在往往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就业难使不少青少年流落社会,受不良风气影响而误入歧途;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少青少年由于受到网上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影响,利用互联网敲诈勒索、拉帮结派或实施性暴力犯罪;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使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常辉认为,要真正构建起青少年成长的健康平台,家庭和学校除了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还要尽早察觉那些自卑感重、反叛性强、喜欢拉帮结伙、学习成绩不好的潜在危机的青少年,特别留意并关心他们,减少其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他建议,还应重视社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作用。对无暇教育子女的家庭或无父母、无能力教育子女的特殊家庭,立足社区,辐射家庭、学校、单位、司法机关,广泛建立未成年人帮教网络,以防他们走上邪路。
据悉,县公安机关正在加强开展专项行动,清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同时派出民警深入学校担任法律辅导员,并在学校周围进行巡逻,这些活动已在城区如茂华中学等校区相继展开,并辐射到各农村学校。(操儒舜 刘修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