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新茶村申报湖北旅游名村公众票选顺利入围
发布时间: 2009-05-1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 5月8日22时,湖北旅游名村评选活动公众票选阶段正式截止,宝丰镇新茶村顺利入围。即日起,评选活动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湖北日报共同举办。创建旅游名村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2008年11月,在全省旅游名镇创建工作座谈会上,省委书记罗清泉提出要用4年左右时间,在全省打造100个旅游名村。今年初,罗清泉对这项工作作出批示,他指出:“这是一项富民、富村,统筹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省长李鸿忠指示,要通过媒体展示和宣传我省特色旅游乡村,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荐评选,真正推荐出符合条件的“湖北旅游名村”。
  新茶村位于华夏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竹山县宝丰镇女娲山脚下,村内有女娲伏羲成婚的双龙洞,女娲抟土造人的大席场,打儿窝,四圣寨,清泉寺,转运桥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距宝丰集镇以南六公里处,交通便捷。全村版图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旱地3611亩,是竹山县“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典范,全村现有1812人,其中农业人口1792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2710元。
  新茶村地形蜿蜒绵亘、起伏曲折,气势雄浑、峰峦争秀、竞显峥嵘,杉、松、栎荫郁,藤萝遍布。举步登高,近可看问天阁插入云端,大席场、四圣寨等四周群山奔趋拱极;远眺“楚天明星镇”宝丰集镇,山、水、林、田、路尽收眼底。当晨曦初至,看缓缓旭日东升,览万道霞光尽洒山谷,万物初醒,天地共存。入夜赏林家灯火,犹如繁星坠地,点点似珠,片片若银,挥洒山麓河边,绵长数里。若逢雨后晴日,山峦里层烟叠翠,流云轻雾,变幻飘渺,游人至此,如坠仙界。夏日雨后,这里云海茫茫;冬日里银装素裹、玉树琼花。村内林木郁郁葱翠,一望无际,气势浩荡;天然阔叶林茂密幽静;岩边灌木,依山就势;地上藤萝,缘高攀爬,缠枝绕叶;溪边植物,依水而偎,依涧而立;路旁古木、林中老松,苍劲有力,古朴安详。山乡茅舍、林里人家,若隐若现,深藏不露。好一派乡村原野,花木掩映、百草含芳、繁枝叠翠的景象。游人至此,或倘佯于林中溪畔,与山石相依、与涓流结伴、与百鸟同歌、与花木共眠;或造访于山林人家,领略纯朴民风、品尝山野茶炊,神侃古话今谣,更别具情趣。
  新茶村依托女娲“补天”与“造人”的神迹,着力对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发掘、整理,依托女娲始祖旅游圣母圣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村级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加强旅游名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层次挖掘本地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恬淡的农家生活,形成自己的亮点,突显自己的魅力,提升农民素质,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力争用4年的时间,又好又快地推进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整治设施三大类建设。一是2009年投资18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建设,配套完善供电、供排水等设施。二是2010年投资170万元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完成6处旅游公厕建设,完善旅游名村女娲山风景区多达3000余米的供排水管网设施。三是2011年投资150万元完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建设与164盏景观路灯安装,完善标识系统。四是2012年投资196万元完成240户、628人、住房725间旅游名村住房正、侧立面改造,建设1处垃圾处理工程。
  宝丰镇于2005年启动了新茶村的女娲山风景区开发建设,投资千万元初步建成了女娲山风景区一期工程,树起了女娲圣母雕像,兴建了女娲祭坛、问天阁、圣母亭、观光长廊、“中华母亲山”石雕、“康熙字典”石雕、龙头香、圣水井、圣水池等十多处人文景观,填补了县内近代人文景观之空白。并成功地举办了多届女娲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客商和社会各界10万余人前来观光旅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和招商引资双赢。
  今后,新茶村将立足实际,整合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建设以女娲山为核心的黄金度假旅游经济圈,加速增强和提高该村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朱本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