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国庆期间,笔者从田家坝镇一村民(王三盛后裔)家里发现一本王三盛家谱。此谱成于同治丁卯年,即1867年,距今已经有143年历史。全书共198页,外加封皮共计200页,纸张大小形如现在A4纸,雕版印刷。由于年代久远,谱已泛深黄,多处雨水浸润,但由于是宣纸印刷,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书中透露许多秘闻,极具研究价值。
六道圣旨嘉奖
该谱不仅有普通家谱那样历代世系图,还有6篇诰、敕文(即圣旨),每篇诰、敕文有篆体“奉而诰命”字样,文中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固定格式,如“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考绩报循良之最,用奖臣劳推恩溯积累之遗载扬祖泽尔,王孙信乃捐职同知王立达之祖父……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结尾注有时间,证明王三盛家族在同治四年和咸丰九年共6次受到朝廷嘉奖。诰、敕文也印刷成圣旨模样,周边印刷有吉祥图案作边框。
称田家坝为庸邑
家谱中另有王三盛家族中重要人物传记,包括《甲山公传(王英魁传)》、《可亭太翁传(王英魁之子王学诗传)》、《鉴亭先生传》,以及家族重要制度条例。从《甲山公传》可知,我们过去写成“王应魁”是不对的,应是“王英魁”。
王三盛家谱中《甲山公传》记述家族中核心人物王英魁记叙道:“先家贫,年弱冠,来庸邑田家壩,行李无一”。在《创修支谱序》中,也道:“乾隆年贸庸邑之田家壩,卜居于壩西十里,地名两河口,有千年之土……”此段文字也称田家壩为“庸邑”。以此分析,时人认定田家坝是庸国都城。
建不世业,租收四县
《甲山公传》中记述王英魁少时为人佣工:“公奋然曰大丈夫当立志创业,乞屑寄人篱下乎?”可见王英魁少时志向不凡,后“免二弟共襄贸易,建不世业,田达阡陌租收四县。”由此可见,王三盛家族势力影响绝非仅限于田家坝。《宝训堂家传》中记述:“咸丰四年,共议将麻家渡田以为祀田”,《附载祭田条例序》中记载,“尊遗命提竹山西乡麻家渡等常稔之田足稞一千二百石”,《甲山公传》中说王英魁:“乐施,三捐义渡,两赈饥民,置祀田以赡族之”,其收入主要用作家族祭祀,扶贫济困,教育培训等公共事业。
麻家渡是王三盛家族重要居住点
家谱中《王氏支谱序》有文“英魁公迁竹山之南乡田家壩”“英文公迁竹山之西乡麻家渡”“二公皆事商业”,以此断定麻家渡也是王三盛家族重要居住点,而根据历代世系图,英文名叫王英文,是王三盛核心人物王英魁之堂弟,为麻家渡派系的领袖人物。王三盛家族祠堂也建于麻家渡。家族中有重要人物也葬于麻家渡。
族人坟墓多在355高程之上 不必搬迁
家谱中世系图篇章详细介绍了各族人物中男丁的生辰八字。王三盛家族核心人物王英魁生于乾隆甲午年(1774年)二月初一子时,殁于咸丰辛亥年(1851年)八月十四日。妣方氏,生子一 ,名学诗。潘口水电站建设,三盛大院整体搬迁复建,但族人坟墓不必搬迁,根据家谱记载,其埋葬地点都在潘口水电站355高程以上。(因家谱篇章较多,且无句读,字为繁体,阅读困难,欲揭开更多谜底,尚需时日详考)(魏文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