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11月上旬,王昌清兄弟俩回到家乡为母亲祝寿,当看到自己家乡从原芦家河村委会到丫角山的4.5公里的水泥路建设按照年初承诺要求高标准建成后,王昌清果断决定,除国家投入外尚缺的30万元资金不要乡亲们出一分钱,全部由他捐献。此举,很好解决了乡邻们出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难题。同时,王昌清并再次为魏沟小学40名学生每人捐献一个崭新的书包,价值5200元。
在潘口乡连绵大山深处有一个小村庄——魏沟村。上世纪80年代,从这里走出了一对志向远大的亲兄弟,弟弟叫王昌清、哥哥叫王昌军。他们先后来到山西煤矿打工创业,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取得了很大成就,现已拥有资产数千万元。
在今年春,他们兄弟俩回乡探亲时,发现母校条件较差,慷慨捐资11万元。学校利用这批资金,维修了校舍,添置了教学和办公设施,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怀着满腔赤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兄弟俩竞赛支援家乡建设先后捐款41万元的事迹被远近乡邻传为美谈。潘口乡党委书记陈汉华对王昌清兄弟俩的博大爱心十分感谢:“从农民到老板,他是一名创业的成功人士,他更是一名无私奉献者,他把个人得失与家乡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人生价值。” (平凡 时存 余杰 衍奎)
在潘口乡连绵大山深处有一个小村庄——魏沟村。上世纪80年代,从这里走出了一对志向远大的亲兄弟,弟弟叫王昌清、哥哥叫王昌军。他们先后来到山西煤矿打工创业,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取得了很大成就,现已拥有资产数千万元。
在今年春,他们兄弟俩回乡探亲时,发现母校条件较差,慷慨捐资11万元。学校利用这批资金,维修了校舍,添置了教学和办公设施,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怀着满腔赤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兄弟俩竞赛支援家乡建设先后捐款41万元的事迹被远近乡邻传为美谈。潘口乡党委书记陈汉华对王昌清兄弟俩的博大爱心十分感谢:“从农民到老板,他是一名创业的成功人士,他更是一名无私奉献者,他把个人得失与家乡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人生价值。” (平凡 时存 余杰 衍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