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凡是移民对象需要服务的事情全力以赴去落实;凡是移民工作队在落实移民搬迁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积极主动帮助解决落实”。县人事局局长朱仕福谈起移民工作的一席话,对该局真心诚意服务移民作了最好的诠释。二期移民工作启动以来,县人事局将服务移民安置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服务潘口水电站建设和移民搬迁,顺利推动了包扶移民搬迁。至2009年11月底,该局包保的官渡镇河西居委会45户159个二期移民对象中,32户110名移民对象正在新集镇建房落实搬迁;2户5人随迁廉租房;11户44人外迁户相关手续已全部协调落实到位。因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成效明显,该局工作队在县移民指挥部官渡分部四次考评中先后两次被授予“红旗单位”称号,移民工作在指挥部年终考评中得满分。
强化舆论解心结
今年年初,该局工作队入户了解情况时,通过走访得知以移民包保对象严某为首的 “钉子户”误认为田家镇因“2.12”为移民户房屋补偿每平方米加了75元,组织390多移民对象户分别出资50-100元作为活动经费,签字画押,准备集体联名上访时,及时向分指挥部、官渡党委政府汇报关注事态发展,与镇村干部一起分别深入到在家务农、经商的对象户中,主动与他们拉家常、扯亲戚、套近乎,想方设法做工作,帮助他们认清形势,算清政策帐、时间帐和实物帐,进行移民政策的宣传解释;对6户24人举家常年在外务工的服务对象,并通过电话联系与外出务工人员沟通,让他们了解熟悉移民政策,不参与上访活动。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扎实有效宣传解释工作,使得包保移民的疑虑及时消除、难题及时得到解决,将不利移民工作的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之中,思想逐步统一到大移民、大搬迁上来,达成了“电站必建、移民必迁、早迁早受益”的共识。
关爱弱势锁去向
该局包保的移民对象中,有杨某等2个特困户,都是八十年代的致富能人、万元户,由于家庭不幸等各种原因,成为现在的特困户,所以现今贫困不服输,坚决不进廉租房,强烈要求随集镇建房搬迁。按照指挥部对移民特困户的阳光温暖工程,所有特困户因建房资金缺口大,应进廉租房的要求,该局工作队针对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时上门为他们解难释疑,逐步使他们感受到进驻廉租房是党的政策关爱,理智的选择居住廉租房是的具体实际正确选择,改变了进驻廉租房是低能儿,没有发展潜力的错误认识,主动结合自身家庭实际签订了入驻协议。
该局的服务对象中有11户44人自主要求外迁。外迁对象都有“自己若先搬迁,有些移民政策不能及时享受”的错误想法。为了使外迁对象尽早落实搬迁拆房,该局工作队从特殊外迁户入手,促使外迁对象尽早落实搬迁。外迁对象操某虽已在县城购房并居住多年,因患肝癌正治疗,难以及时落实外迁手续,该局工作队主动与其联系,并到他家中问寒问暖送去慰问金,让他家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帮助他家第一个及时办理了投亲靠友外迁手续。在他的带动下,该局包保自主要求外迁对象主动积极的找到局工作队要求帮其办理相关手续。于是,该局工作队频繁穿梭往返于官渡拆迁地和城关、十堰等安置地之间,达到“去向落实一户、安置手续办理一户、原有住房拆除一户,户口迁出一户”效果。
典型引路促联建
由于官渡新集镇场坪滑坡,造成新集镇场坪不足的实际,指挥部要求采取“四户联建”的方式安置集镇移民。当时移民群众情绪波动,不能接受坚决要求按白皮书文件的宅基地标准执行。面对此情此景,该局创新工作思路,找准移民工作的切入点,采取“干部带头、党员示范、能人带动”等措施,促使二期移民宅基地划分工作顺利落实。一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与农村党员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组织他们学好学透新集镇移民宅基地划分方案精神,组织他们当“四户联建”的宣讲员。另一方面通过物质激励引导。对提前或按时签订“四户联建”协议并开工建房户给予500元奖励;对于宅基地基础超深户每户给予1000元补助。鼓励河西居委会中心户长李某等4名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率先签订“四户联建”协议,做“四户联建”工作的带头人,率先领取宅基地率先开工建房,在他们的带动下32户110名随迁新集镇移民对象陆续办理了联建协议手续,并落实了开工建房。
发挥职能成合力
为促使全县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合力全力服务水电建设和移民搬迁工作,该局发挥管理全县专业技术人才的职能,进一步整合技术人才资源,从全县选拔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优秀拔尖人才,组成种植、养殖、林业、水利、文化宣传、医疗卫生等6个专家服务团,采取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的方式,深入移民乡镇开展指导服务水电建设和移民群众产业发展。今年,先后3次组织农业、林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科技技术指导服务活动;并组织卫生技术人才深入到移民乡镇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疫宣传。活动中,免费发放各类科技资料5000余份,近万移民群众从中受益。同时,在职称评聘工作中,该局对非公经济的人员的职称评审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先后为100多名相关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特殊评审了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为他们专心致力于服务移民工作和水电建设解除了后顾之忧。(喻成昌 喻淑超)
强化舆论解心结
今年年初,该局工作队入户了解情况时,通过走访得知以移民包保对象严某为首的 “钉子户”误认为田家镇因“2.12”为移民户房屋补偿每平方米加了75元,组织390多移民对象户分别出资50-100元作为活动经费,签字画押,准备集体联名上访时,及时向分指挥部、官渡党委政府汇报关注事态发展,与镇村干部一起分别深入到在家务农、经商的对象户中,主动与他们拉家常、扯亲戚、套近乎,想方设法做工作,帮助他们认清形势,算清政策帐、时间帐和实物帐,进行移民政策的宣传解释;对6户24人举家常年在外务工的服务对象,并通过电话联系与外出务工人员沟通,让他们了解熟悉移民政策,不参与上访活动。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扎实有效宣传解释工作,使得包保移民的疑虑及时消除、难题及时得到解决,将不利移民工作的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之中,思想逐步统一到大移民、大搬迁上来,达成了“电站必建、移民必迁、早迁早受益”的共识。
关爱弱势锁去向
该局包保的移民对象中,有杨某等2个特困户,都是八十年代的致富能人、万元户,由于家庭不幸等各种原因,成为现在的特困户,所以现今贫困不服输,坚决不进廉租房,强烈要求随集镇建房搬迁。按照指挥部对移民特困户的阳光温暖工程,所有特困户因建房资金缺口大,应进廉租房的要求,该局工作队针对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时上门为他们解难释疑,逐步使他们感受到进驻廉租房是党的政策关爱,理智的选择居住廉租房是的具体实际正确选择,改变了进驻廉租房是低能儿,没有发展潜力的错误认识,主动结合自身家庭实际签订了入驻协议。
该局的服务对象中有11户44人自主要求外迁。外迁对象都有“自己若先搬迁,有些移民政策不能及时享受”的错误想法。为了使外迁对象尽早落实搬迁拆房,该局工作队从特殊外迁户入手,促使外迁对象尽早落实搬迁。外迁对象操某虽已在县城购房并居住多年,因患肝癌正治疗,难以及时落实外迁手续,该局工作队主动与其联系,并到他家中问寒问暖送去慰问金,让他家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帮助他家第一个及时办理了投亲靠友外迁手续。在他的带动下,该局包保自主要求外迁对象主动积极的找到局工作队要求帮其办理相关手续。于是,该局工作队频繁穿梭往返于官渡拆迁地和城关、十堰等安置地之间,达到“去向落实一户、安置手续办理一户、原有住房拆除一户,户口迁出一户”效果。
典型引路促联建
由于官渡新集镇场坪滑坡,造成新集镇场坪不足的实际,指挥部要求采取“四户联建”的方式安置集镇移民。当时移民群众情绪波动,不能接受坚决要求按白皮书文件的宅基地标准执行。面对此情此景,该局创新工作思路,找准移民工作的切入点,采取“干部带头、党员示范、能人带动”等措施,促使二期移民宅基地划分工作顺利落实。一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与农村党员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组织他们学好学透新集镇移民宅基地划分方案精神,组织他们当“四户联建”的宣讲员。另一方面通过物质激励引导。对提前或按时签订“四户联建”协议并开工建房户给予500元奖励;对于宅基地基础超深户每户给予1000元补助。鼓励河西居委会中心户长李某等4名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率先签订“四户联建”协议,做“四户联建”工作的带头人,率先领取宅基地率先开工建房,在他们的带动下32户110名随迁新集镇移民对象陆续办理了联建协议手续,并落实了开工建房。
发挥职能成合力
为促使全县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合力全力服务水电建设和移民搬迁工作,该局发挥管理全县专业技术人才的职能,进一步整合技术人才资源,从全县选拔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优秀拔尖人才,组成种植、养殖、林业、水利、文化宣传、医疗卫生等6个专家服务团,采取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的方式,深入移民乡镇开展指导服务水电建设和移民群众产业发展。今年,先后3次组织农业、林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科技技术指导服务活动;并组织卫生技术人才深入到移民乡镇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疫宣传。活动中,免费发放各类科技资料5000余份,近万移民群众从中受益。同时,在职称评聘工作中,该局对非公经济的人员的职称评审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先后为100多名相关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特殊评审了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为他们专心致力于服务移民工作和水电建设解除了后顾之忧。(喻成昌 喻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