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6月11日,由县文体局、县教育局联合开展的“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在张振武小学正式启动。大课堂上,剪纸艺人和器乐大师通过视频图片、现场献艺,在孩子们心里播下“民族文化种子”、点燃了智慧的火花。看到一幅幅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同学们不由发出阵阵喝彩,争相效仿,气氛十分热烈。
竹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535项,其中堵河剪纸、牌子锣被列为国家保护名录,书法、绘画及民族器乐已逐步成为代表竹山地域文化的名片。但很多民间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缺乏有效的保护,正濒临消亡。
为使这些宝贵财富得以传承和发展,我县利用“文化遗产日”加强宣传,并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启动了“民间艺术进课堂”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建设训练基地,开民间艺术课程,编写校本课程教材,配备专兼职教师,推行腰鼓表演进体育课、民歌演唱进音乐课、剪纸制作进手工课、农民画知识进美术课,致力提高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一批民间艺术“小传承人”。(陈兴云 向莎莎 江玲)
竹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535项,其中堵河剪纸、牌子锣被列为国家保护名录,书法、绘画及民族器乐已逐步成为代表竹山地域文化的名片。但很多民间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缺乏有效的保护,正濒临消亡。
为使这些宝贵财富得以传承和发展,我县利用“文化遗产日”加强宣传,并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启动了“民间艺术进课堂”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建设训练基地,开民间艺术课程,编写校本课程教材,配备专兼职教师,推行腰鼓表演进体育课、民歌演唱进音乐课、剪纸制作进手工课、农民画知识进美术课,致力提高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一批民间艺术“小传承人”。(陈兴云 向莎莎 江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