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世上什么最珍贵?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对我来说最珍贵的是一张名单……”11月18日,一对年轻夫妇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找到记者,向记者推心置腹地讲述了他们非同一般的“遭遇”。
男子叫闫超,竹溪县兵营乡人,今年6月份应聘到位于我县得胜镇的闽胜矿业公司当装载司机。9月份,闫超4月龄的儿子突发疾病,心悸气短,咳嗽不止。家人以为是感冒引发了肺炎,在当地医院治疗多日不见好转。10月初,十堰太和医院确诊为患有室间隔缺损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急需手术救治。
“但是10多万的手术费从哪儿来啊?给娃子前期治疗已经花光了我手头上的一点积蓄,能借的地方都借了,实在没得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找公司预支工资。”闫超说,公司董事长林泽胜是福建人,听说他的遭遇后,在第一时间捐款2万元,并动员公司上下为他捐款。于是,一场爱心大拯救把天南地北的员工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0月12日,我正在病房照护娃子,公司来人了,他们塞给我一包钱,说是同事们的一点儿心意。后来我才知道,是林老板派人专程送来的,一共是40050元。”闫超从贴身衣袋里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动容地说,“这是捐款名单,我一直带在身上,我要记住每个人的大恩大德,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我们儿子的第二次生命……”
记者在“爱心账单”上看到,100多个名单中,捐款数额从50元到数千元不等。“80%我对不上号,有的平时打过照面但是不知道对方姓名,有的压根儿不认识。”闫超指着几个认识的人名向记者介绍道:“范永财是我们车队的队长,内蒙古人,捐了1000元;贾琐明也是内蒙古的,是生产车间主任,2000元;章光泽是竹山人,在采矿区承包爆破工程,2000元……”
考虑到降低婴儿心脏手术风险,闫超听从了太和医院的建议,带着沉甸甸的爱心款和向亲朋好友的借债,把孩子送到武汉协和医院。“前前后后花了12万多,谢天谢地手术很成功……”夫妇俩疲惫的脸上涌动着不尽的感动和希望。
“娃子一出院我们就往回赶,我说多住几天院,可他急着要回来上班……”闫超的妻子在一旁埋怨道。“难得遇到这么好的老板和同事,现在有心无力报答他们,只有尽快回去,好好工作……”闫超略显腼腆地说。(操儒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