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上庸山村走访纪行
发布时间: 2012-08-0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7月15日早上不到7点,望竹的电话就把我吵醒了,报告她已经到了印刷厂门前。约定是7点出发的,可真是舍不得起床啊!平时忙忙碌碌,就盼着双休睡个囫囵觉。可没办法,这时间是我定的,我们必须早些动身,才能完成今天的走访调查,迅速完成调查任务。
  这次的调查是向中国佛教网提供贫困学生的资料。大概是4月份,佛教网的几位朋友来到竹山,与我们进行了交流,并愿意为竹山的贫困学生提供资助。5月份,竹根联盟委托望竹和北星河畔·雪对楼台乡境内的贫困学生进行了调查,提供了20多名学生的资料。我邮寄过去后,佛教网的朋友非常满意,不仅迅速为这20多名贫困学生募集了善款,还愿意为更多的贫困学生提供帮助。竹山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这几年得到很大发展,但还是有许多的贫困学生需要得到帮助。竹根联盟是以帮助他人为宗旨的,当然愿意与佛教网扩大合作。况且,佛教网的两位朋友也加入了竹根联盟,也成了我们的盟友。
  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帮助真正贫困的学生,这样才能体现公益或者慈善的意义。佛教网的朋友打算在7月底或8月初到竹山发善款,所以我们要在他们来之前,调查一批贫困学生的资料。我决定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进行调查,力求把全县的贫困学生都纳入资助的范围之内。考虑到南部山区相对贫困一些,上庸镇离县城较近,又是移民乡镇,所以我们打算利用一天的时间,完成对南北坝、九华、峪口和红庙村的调查。
  急急忙忙赶出来,望竹和南山书生已经到了,不久蔚蓝的海、钓民和六十都开车来了。第一组,我、蔚蓝的海、南山书生,到红庙村;第二组,每天看看、六十、雨中漫步、望竹,到九华村、峪口村;第三组,钓民、庸城浪子、花飘水自流、一弯新月。每个组开车的、照相的、记录的,搭齐了。

  我们这一组看起来是三个人,实际上应该是四个人——土豆人没来,车来了。头天对他说,要么他开车一起去,要么把车“贡献”出来,他说有事走不开,把车交给了蔚蓝的海。有车的盟友“吃亏”最大,人要跑,车也要跑。油费自己掏不说,车子磕着碰着了,还得自己去维修。竹根联盟除了向受助对象发放爱心款,再没有任何支出。不管到哪里去,交通和饮食都是盟友自行解决。那些开着爱车参加活动的,比如云卷云舒、红叶情、一切善待、心情决定美丽、六十、钓民、万年青、老龙、山泉等盟友,他们奉献着,快乐着。还有的盟友则真诚地说过,联盟需要用车的时候,打个电话就OK。
  对他们的付出,说谢就见外了。我是个不大见外的人,比如对南山书生,更是不见外。我很明确地告诉他,他是我们这一组的“主力”。我们今天跑一趟,明天就得上班,整理资料和照片的事情就得他来做。好在他是个十分聪明的人,说他准备做最合格的下属。最难得的是,他把照相机都带来了,准备把我的活儿也抢了。
  下了九华山,峪口大桥旁边的路就通往红庙村。红庙村的村级公路是全县一流的,但蔚蓝的海还是很不自信,她说这是第一次把车开到这么窄的路面上来。不过,到红庙村委会并不远,她还是很顺利地把车停到了村委会门前。
  红庙村书记鲍升树陪我们走访了几家之后,提议分为两组,一组由他骑着摩托车,带着南山书生去跑,另一组由村主任柯玉祥领路,开车到更远的地方去走访。于是,村里的农电员带着我们往里去。路似乎越来越窄,在一个水沟边,正要拐弯的路段,路面上塌着几块大石头。我和农电员都下了车,到石块前面指挥。估计是我们的指挥水平不高,车子一声吼就从石块上冲了过来,倒把我们吓了一跳。蔚蓝的海勉强把车往前开,又请农电员帮忙,回来的时候找个师傅来开。农电员满口答应,果然不远就遇到了愿意帮忙的,但是人家很奇怪:这么好的路!……
  在路边走访几家后,柯主任说,最困难的村民往都住在山上,去的话,只能坐摩托车。柯主任借来摩托车,要带我去半山上住的农户家。走不远,就开始上山。我是经常骑摩托车的,但我开始感到了害怕。这是什么路啊。两尺来宽,高低不平,杂草丛生,有些路面根本就是油石,更要命的是,路是上山路,有的地段坡度怕有四五十度,而路外则是深沟。柯主任骑得是摇摇晃晃,我坐得是战战兢兢,生怕车子调皮捣蛋。果然,柯主任嘴上还在说“不要紧”,车子剧烈地摇摆起来,等我跳下来,车子都冲出了路外——幸好路外杂树横陈,车子还躺在树枝上。我们把车子拽起来,柯主任还是笑呵呵地把车子骑了上去。
  半山上这几户村民的家境实在太差,跟这儿的路况一样差。回来的时候,柯主任盛情邀请我坐他的摩托车,说下坡绝对安全。本车之鉴啊!借我一个胆儿我也不敢坐啊!还是11号比较稳当。走下陡坡回头望着那黄墙黑瓦,心情又沉重起来:在这莽莽苍苍的大山里,不知道还有多少贫穷的家庭、多少渴望得到帮助的孩子啊!

  走访了11名贫困学生后,我们与每天看看他们联系,他们今天也累的够呛。老实说,红庙村村民住的相对集中,可九华村不光公路沿线有农户,沟沟岔岔的还不少,仅桃子湾就相当难跑。九华村书记和村主任陪着他们跑,他们上午也只是勉强跑了九华村,还没到峪口村去。
  在红庙吃完午饭已经两点多了,我们决定“支援”每天看看他们这一组,直接到峪口村走访。峪口村书记魏远宝本来在打针,听说我们来了,拔掉针头就来陪我们走访,但玉郎寨符合条件的并不多,贫困的孩子大多住在山上。但我们没有时间了,于是请求峪口村委会协助我们走访山上的贫困学生,去拍摄房屋照片、家人合影、受助学生照片,填写调查表。魏书记很爽快地接受了委托。
  这时,六十的车也已经来到峪口村,我们于是一起往回赶。路过大泉山村的时候,我们两组并成一组,走访了两个贫困学生,到南坝村余家垭子又走访了一名贫困学生。
  帮助贫困学生,固然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但我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走访调查。看来我们需要基层干部的协助。也许有些人认为,调查走访必须我们亲历亲为,因为爱心是神圣和严肃的,哪怕有一例弄虚作假的事情,都会玷污爱心的纯洁。我以为,基层干部最了解本村村民的经济状况,只要讲清楚我们的目的、做法、要求,再加以必要的复核,基层的干部是可以信赖的。我们在红庙村走访的时候,鲍升树路上就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大概是某位村民要求列入资助名单,但鲍书记很委婉地拒绝说:你家住的是楼房,怕是不符合条件,人家可是要到家里来看的……村干部们对我们的热情与支持,缘于对贫困村民的关爱,也是他们的职责所系。潘口乡小漩村书记史万强、城关镇高家庄村书记黄治斌、乔儿沟村书记龙德柱不仅积极配合我们的走访调查,而且也加入到竹根联盟的队伍中来,成为竹根联盟的盟友。
  (数天之后,峪口村把相关资料送到我的办公室。这是峪口村文书上山跑了好几天的成果,照片基本符合要求,大部分表格填的相当规范,对贫困状况的描述也比较精当,应该说,这比我们走马观花式的走访更详实,也更有说服力。)
  公益需要大家做,做的人多了,爱心才更有力量。 (剑走偏锋)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