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12月25日,经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对我市各地申报的40项“非遗”项目进行了评审、论证和审核,最终确定我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计31项)。我县申报的《上庸滚龙》和《竹山懒豆腐》两个项目名列其中。
上庸滚龙是上庸镇(原田家坝镇)的民间传统舞蹈滚龙灯舞,是流传于鄂西北大巴山区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其流传区域以上庸镇为中心,涵盖周边乡村。其以响亮激越的锣鼓伴奏、翻滚腾挪的优美舞姿,灵活多变的表演形式,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为十堰地域保留了珍贵的、活态的民间传统舞种。“竹山懒豆腐”是鄂西北饮食方面独有的一种饮食消费习俗。据传“竹山懒豆腐”源于得胜袁氏家族之手所传,盛行于我县大庙乡等西片乡镇,其代表作有熏豆腐干、豆油、豆腐乳、臭豆渣等。其吃法所用配菜仅有辣椒末和芜姜,亦有酸辣椒做配菜,是招待稀客、贵客、上等宾客的饮食,更是竹山地域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
据悉,此次公示的两项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历时两年,经过深入调查走访,搜集整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多次上报等艰苦程序而成。至此,竹山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达5个类别10个项目。(袁胜敏 徐丹)
上庸滚龙是上庸镇(原田家坝镇)的民间传统舞蹈滚龙灯舞,是流传于鄂西北大巴山区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其流传区域以上庸镇为中心,涵盖周边乡村。其以响亮激越的锣鼓伴奏、翻滚腾挪的优美舞姿,灵活多变的表演形式,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为十堰地域保留了珍贵的、活态的民间传统舞种。“竹山懒豆腐”是鄂西北饮食方面独有的一种饮食消费习俗。据传“竹山懒豆腐”源于得胜袁氏家族之手所传,盛行于我县大庙乡等西片乡镇,其代表作有熏豆腐干、豆油、豆腐乳、臭豆渣等。其吃法所用配菜仅有辣椒末和芜姜,亦有酸辣椒做配菜,是招待稀客、贵客、上等宾客的饮食,更是竹山地域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
据悉,此次公示的两项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历时两年,经过深入调查走访,搜集整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多次上报等艰苦程序而成。至此,竹山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达5个类别10个项目。(袁胜敏 徐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