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初夏时节,笔者在堵河青年林看到:一些老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用一根细丝线,绕在一个形如陀螺状的物体上,上下左右有节奏地抖动,同时发出轻脆悦耳的响声,看他们戏耍的动作,还真是让人拍手叫绝。老人们虽然都已上了年纪,可手法依然娴熟自如,看那在丝线上跃动的物体,时而在地面翻飞,时而又腾空跃起;间或从跨下穿梭,忽而从头顶掠过……不时引来同伴的快乐欢呼。
这些老人手中呼呼发声的玩意儿名叫空竹。家住西关社区的张老汉说,他们之所以玩儿上了瘾,是因为这种活动目前在竹山还是新鲜事物,玩儿的人不是很多,且有趣易学,但是真正要玩儿得见水平还真不容易。因为玩空竹必须要在开阔的草地上,这样可以避免撞坏空竹和产生噪音,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在早上到青年林戏耍,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还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比起打麻将要好多了。
其实“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就写过一首名叫《空竹赋》的古诗;《水浒传》中的宋江也写过一首七言古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这充分说明了抖空竹凭得不仅是技巧,更是智慧。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老年朋友们重拾传统的玩意儿来丰富晚年生活,也不不失为一种休闲健身的好方法。(朱春耕)

老人们在高兴地抖空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