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梯级电站遍竹山,县域经济翻几番,利国利民功千古,竹山人民笑开颜。”3月15日,潘口乡小漩村的张宝霖老人早早来到县新闻办采编办公室,把他写的一沓诗稿交给记者,满怀欣喜地说“这回可找对地方啦,把这些诗稿亲自交到你们编辑手里,我心里就踏实了。”说完,老人又拿起《今日竹山》报,翻到周刊文化版说:“我平时看得最多的就是文化版。”
今年68岁的张宝霖原是上庸镇吉鱼村人,2008年随着潘口移民搬迁大潮,外迁到潘口乡小漩村,住进了新楼房。“移民政策好啊!原来到趟城里不等天亮就要起来等车,现在半天能跑几个来回!以前就靠种点地,现在开个小商店,日子过得好多了。要不是赶上好政策,我们农民有的估计这辈子都住不上楼房……”说起变化,张宝霖眼中充满喜悦。
“党的政策好,我们要懂得感恩。”张宝霖说,潘口电站下闸蓄水之际,看到报纸、电视上报道很多活动,回想自己生活的变化,他越想越激动,就用半天时间写下了28行赞美诗:“贫困竹山面貌改,家家住进新楼房,水泥路面通门上,好田好地好屋场;百业兴旺民众安,就近择业不走远,财政增收民有钱,青山绿水美竹山……”后来,看到潘口电站首台机组转子成功吊装的新闻后,他又难抑心中的激动,一气呵成,写下了诗歌《伟业应立功德榜》:“领导干部身为先,克难勇进苦攻坚,移民搬迁住楼房,生活条件大变样,利在当代百姓享,伟业应立功德榜……”
虽然已年近七旬,且患有心肌梗塞,张宝霖仍精神矍铄。他说,自己闲暇之余喜欢看报、看电视,“城镇带建设”、“生态水电大县”、“可持续发展”这些“词儿”他都记得牢实。“感党恩就会更加奋发。”只读了4年小学的张宝霖坦言,自己的“打油诗”写得不是很工整,语言朴素直白,还有不少错字,但自己的目的就是歌颂党恩,激励年轻人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李永芳)
附张宝霖诗两首——
七旬农民话巨变
咱们农民比往强
我老七旬有感想
农闲空隙编首歌
歌唱竹山变了样
竹山美景一段段
处处都是好山川
青山坡上宝藏多
水是金银库库满
东边牛羊猪满圈
西片茶矿客艳羡
南产山珍多景点
北方冬枣脆又甜
旅游圣地女娲山
更有官渡桃花源
传承文化有剪纸
观音沟灵九华山
特色地产好可观
烤烟年销超亿元
肚倍花生成规模
农民增收不差钱
稀有矿产绿石头
外国商人来抢购
做大做强绿石头
竹山享誉五大洲
旱路水路绕山转
水泥路面平又宽
四通八达到村院
水陆运输更方便
生态水库如梯田
城乡一体连成片
人活百岁不想老
幸福生活赛神仙
变化不忘好领班
科学发展好观念
以人为本人心稳
团结奋进敢超前
我本电站一移民
目睹巨变起诗兴
写得虽然不如人
道是无情却有情
待到电站全发电
高速公路通竹山
经济强县建成时
老翁还会写续篇
写在潘口电站下闸蓄水之际
我是移民张李王
原住堵河两岸旁
住的土墙砖瓦房
改革开放歌颂党
我是移民李王张
家家住进新楼房
水泥路面通门上
好田好地好屋场
我是移民张王李
县委为民谋利益
梯级电站遍竹山
生态水电已实现
几届县委看得远
齐心合力谋发展
高瞻远瞩求项目
工作再苦不叫难
贫困竹山面貌改
林牧副渔齐发展
打工挣钱不犯难
财政增收几亿元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项目选
鸡禽牛羊遍山坡
鱼鳖虾龟库塘满
百业兴旺民众安
就近择业不走远
财政增收民有钱
青山绿水美竹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