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读华赋桂和他的《白莲美教主》
杨如风 /序文
《白莲美教主》是竹山县文联主席华赋桂先生的长篇历史巨著。
很早的时候,我曾经有幸拜读了先生的中篇传奇小说《剑断花魂》,《今古传奇》责编为其写的精彩导读至今记忆犹新:“雾罩四方寨,莲开云天外。巾帼众英豪,巧赚德棱泰。品茗后操练神功,复归了男欢女爱。莫见怪,待到石门洞开,教主从容走出来,横扫遍野尘埃。千瓣莲花指,大有真意在。一盏春茶,谁能品出味道来?”
十年之后,春暖花开时节。经先生苦心孤诣磨砺而出的《白莲美教主》摆上了我的案头,铮铮长鸣,光耀夺目。我一口气读完了。全书分“天垂异象”、“地涌金莲”、“阳关三叠”、“四岁刺客”、“野人家园”、“玉笛绝尘”、“秘谷屯兵”、“弯弓射蟒”、“莲花飘香”、“回头是岸”等36章,长50万言。其中,“莲花飘香”即《今古传奇》刊发过的《剑断花魂》。该书以雄健的笔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极具特色的传奇女子、美艳绝伦且神功盖世的白莲美教主王聪儿,展示出一段晚清时期特殊的变幻风云,将乱世中纷飞飘舞的绝妙风景镌刻在每个阅读者的心中。
故事说的是:
乾隆四十二年,王聪儿诞生在湖北襄阳。其时,帝渐昏庸,奸臣当道,灾荒连年,民不聊生。王聪儿自幼痛失双亲,怀着深仇大恨的种子流落江湖。她四岁孤身刺仇未遂,驭大蟒遁入神农顶,随白猿学会生存技能和武艺。她十五岁创立民间秘密组织——白莲教极乐门,屯兵野人峡,从京师大狱中救出恩师齐林。
白莲教教首刘之协、齐林等在襄阳策划九湖会盟、万教归一,王聪儿力挽狂澜,一统白莲教九杆十八枝,相誓共同致力于“清扫贪官污吏,重建人间净土”。乾隆末年,贪官借清教名义大肆逼迫白莲教徒,疯狂掠夺富户财产,残酷剥削劳苦大众,制造大量冤假错案,并将朝廷赈灾物资据为己有,民怨沸腾。王聪儿率襄阳万余教徒在襄阳黄龙荡誓师起义,随即攻占襄阳、枣阳、光华等地,继而智取孝感,兵临武昌。嘉庆二年六月,王聪儿率湖北义军在四川东乡与川东义军会师,王聪儿被推为八路义军总指挥,统领二十万大军,横扫楚豫川陕甘数省,令清廷闻风丧胆。乾嘉二帝为此耗费二亿两白银,倾天下半数兵力,围剿多年。
最后,王聪儿见大仇已报,不忍生灵涂炭、流血漂橹,遂激流勇退,欲隐居深山。正当她退兵之际,却遭清廷悍将德楞泰和明亮重兵围困,在郧西卸花坡跳崖自尽。王聪儿大难不死,潜入竹山涌莲庵。她在野人峡岩洞闭关十年练就绝世神功——千瓣莲花指,解除众弟子茶蛊,制服清军主将德楞泰。然后,回涌莲庵接替真如法座,脱胎换骨,弘扬随息念佛法门。证得化身,留形驻世;广度有缘,终成正果。
华赋桂是一个奇人,文坛怪才。其故乡竹山县位于鄂西北部,传说是黄帝六代孙丹朱的封地,也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处。夏商时置庸国,春秋时置上庸县,汉朝置上庸郡,南北朝时先为安城县、西魏时改为竹山县,得名迄今逾1400多年。竹山县东邻房县,西接竹溪和陕西旬阳,北靠郧县和陕西白河,南抵神农架林区和重庆巫溪,地理位置独特,物产富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据考证,约100万年前,早期人类就已在这里生息、繁衍;5000年前,先祖就在这里创造了“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竹山县地灵人杰,滔滔堵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英杰贤士。古人卞和、被乾隆皇帝封为“孝廉方正”五品贤绅的陈杰样、剪纸宗师余曼白、国画大师袁白涛等历史名流是竹山人。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二七”先驱施洋大律师等更是竹山人民的优秀代表。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元帅也曾在此领导人民,为建立人民政权浴血奋战,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生于斯长于斯的华赋桂自幼得巴楚风韵滋养,又系统研究过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流派,并且深入到儒学、道学、佛教经典之中寻找关于宇宙、社会和人生起源、发展与归宿的合理解说。如此,既遨游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哲理长河,又求助于东方古老文明的智慧海洋,使其作品在波澜壮阔惊险新奇的情节、狂放飘逸瑰丽婉转的文笔、深邃幽远澄明旷达的境界之外,更有佛理朗照、禅机横溢的特色。他探索的是融佛法禅机于有意味的传奇故事中,致力于体验快乐、独抒性灵的禅文学,作品洋溢着浓郁的巴楚文化气息。《白莲美教主》以无限的慈悲与睿智,俯视众生浮图,追寻生命解脱的真谛,将史实与魔幻、武侠与言情、志怪与传奇交织融为一体,展现存在的多维空间的多样性,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