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梅
前不久,一位老大妈买菜时与摊主因一个要菜钱,一个硬说付过了争执不下。后来摊主让步,让她走人算了。老大妈却认为被人小瞧了,有辱人格,因此发起泼来。不料血压上来,晕倒在地。
这出戏招来不少看热闹的人。有人认识那个大妈,嘀咕着:“泼皮无赖,死了活该!”;有人建议:“应该先救人。”“出名的横婆!管她是死是活。”有人说着,转身便走了。就在人们议论纷纷等着看热闹时,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大伯从人群中挤出来。他腿脚不灵便,走路有点儿瘸。只见他走近大妈,蹲下身,用手触了触她的鼻孔,接着掐掐她的人中,之后对摊主说道:“赶快把人送医院吧,否则会出事的。”说着他半蹲着扶起大妈让她靠在自己怀里。摊主见状慌了神,忙去找车……
这位老大伯本是陪老伴儿和儿媳上街买菜的。儿媳见与大妈素不相识,便皱着眉头说:“爸,你总爱管闲事!”老大伯听了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说,这个人就不用救了?!”仍然小心冀冀拥着老大妈一动也不动,等待援救。儿媳见状嗔怪道:“爸,你可真热心,妈生病时可没见过你这么抱着她!”这话惹得四周人哄然大笑。尽管有人说这个女人可恶可恨,尽管儿媳不停地唠叨反对,但老大伯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坚持——救人要紧!直到那位老大妈被送往医院。
大妈被送走了,这位老大伯的腿却僵了,胳膊也酸了,一时动弹不了,过了许久才被老伴和儿媳搀扶着艰难地站起来。或许是老大伯身残却如此爱心十足让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憾,看着他蹒跚着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思绪万千……
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的眼里,老大伯救人被认为是“多管闲事”。试想,当时老大伯若听了儿媳的话和某些围观者一样不去管这“闲事”,老大妈因长时间无人救治死了,结果会怎样?我想肯定会生出一大堆的“闲事”——首先是大妈的亲人决不会善罢干休,公安机关也要介入调查……摊主无论在不在理都脱不了干系,围观的人也少不了受到见死不救的谴责。
如此看来,老大伯管的不是“闲事”。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的“闲事”需要人去管。正如5·12汶川大地震,全国乃至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在管着千里之外的“闲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涌现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果没有人去管此“闲事”,何言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古人尚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生活在这个和谐文明时代的人们,对身边之事,尤其像老大伯救人的这类“闲事”,岂能等闲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