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家乡的蒿子粑
发布时间: 2013-04-2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叶 开


  从大冶来到竹山已经三个月有余,说不想家是不可能,只是难以宣诸于口罢了。每当家里人问我是否还适应这边的生活时,我总会笑着告诉他们,这边特别好,山水秀美,人也热情,同事们都很关照我。
  早春的天气,乍暖还寒。这两天,晴空如洗,万里无云。望向窗外,满眼都是深深浅浅的绿,田间地头,各种野菜纷纷冒出了嫩芽,绿意盈盈,煞是可爱。
  看到这些野菜不觉就忆起了家乡的蒿子粑。那香甜、软糯、晶莹、温润的蒿子粑一下子就占据了我的思维,填满了我的记忆。农历的三月份正是吃蒿子粑的时节。小时候跟奶奶一起住在乡下,每年三月三前后,姐姐就会带着我去采摘香蒿,拣最绿、最嫩的采回来做蒿子粑。
  蒿子粑的制作过程不复杂。先将采摘回来的香蒿重新拣选一遍,清洗干净后用开水焯一下除去苦味,然后揉碎香蒿挤去苦涩的汁液,之后再兑入糯米粉,加水拌和,像平常揉面一样将粉和香蒿揉匀,最后拽出比乒乓球略小的面团,双手一压就成型了。我最爱揉面这个环节,雪白的糯米粉在掺入香蒿之后迅速改变了颜色,经过反复揉搓,香蒿和糯米粉充分混合,融为一体,绿意盎然的面团就新鲜出炉了。上笼屉蒸和十来分钟,蒿子粑就熟了。这十分钟简直是我年幼时的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从开始烧第一把火时就盯着蒸笼,好像粑粑会飞走一样。姐姐这时总会点着我的额头说:馋虫,看你那出息样。蒿子粑将要出笼时,一股蒿叶独有的清香便不可抑止地弥漫开来。揭盖瞬间大量乳白色的水汽上涌,受到水汽的浸润,一个个蒿子粑犹如玉石般晶莹可爱。顾不得烫手,拈起一个,咬上一口,满嘴的绵软香甜,这时就算给个神仙也不做啊。
  可惜竹山没有吃蒿子粑的习惯。不知是馋虫勾动,还是离家太久、太远,此时的我迫切地想要吃到家乡的蒿子粑,或许在不知不觉中蒿子粑已经是我思乡之情的承载了吧。
  上网发了一条微博:家乡的蒿子粑,我想你了。原本以为只能是自己感概一番,没成想应者如云,朋友们或是鼓励,或是同情,或是调侃,都是温暖的话语,而刚好有一位家乡好友在做“三月蒿子粑飘香”的宣传报道,他当即答应我马上寄来蒿子粑解我的馋虫。
  这次我没有像儿时那样急不可耐,反而是慢慢体味,静静享受等待的感觉。对家乡的思念,对蒿子粑的垂涎,对友人寄粑粑的感动,各种情绪在胸中不断翻滚,最后都化作会心一笑。料想诸多好友在吃着香甜的蒿子粑时也会感叹一句:遥知兄弟吃粑时,举箸四顾少一人吧。
  ( 作者单位:双台乡人民政府)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