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的那天晚上九时许,我们乘坐的列车缓缓驶进北京西客站。首次进京的兴奋赶走一路的困乏,伴随我们度过不眠之夜。 一、冷与热 没到过北京,却早闻北京的冬天是很冷很冷的。这不,临走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们都叮嘱,让我多穿衣服以免受冻。妻子找来保暖内衣让我穿上,自己买的深腰皮鞋、保暖皮手套都派上用场,一副防冻打扮让家人放心。从县城到十堰,从十堰到北京,乘坐的是有空调的巴士和有空调的列车,一路都是暖乎乎的,就连在西客站宽阔的候车厅里,都有热的感受。次日早上八点整,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那里已是人山人海,和熙的朝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感到一种温暖和舒适。一位“老北京”告诉我们,初来北京的人是怕冷而不冷,是因你有一颗火热的心。 二、烟 我这次进京的目的,是参加人民文学出版社、《散文选刊》、《小说选刊》等六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华夏作家网杯”文学大奖赛颁奖仪式和“新文学创作研讨会”。在旅途中,有着20年“烟龄”的我被迫忍着没有吸烟,满指望到了下榻的地方过过烟瘾,谁知所住的宾馆严禁吸烟。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颁奖会和文学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作协、名牌大学、大型文学刊物等单位的10多位嘉宾,及20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获奖代表中,无一人吸烟。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讲新时期小说创作时,大概是烟瘾发作,最终由主持人征取大家的同意,他才破例吸了一支烟。 北京市也有很多烟民,但我认为,他们热爱首都的公共卫生环境,所以,在公共场合很少有人吸烟。 三、手机 12月10日,当影片《手机》在北京东方新世纪影院与观众首次见面时,我才发现在外地没有手机是多么尴尬,也难怪我找了数处才找到一部不用卡的计费电话。在给家人通话时,第一件事就说我一定要买部手机。在网络和新闻媒体飞速发展的首都,我为自己没有手机和照相机感到遗憾。是啊,无论在车上、会场上,还是在旅游景点,在餐厅、宾馆、商场等地,没带手机者廖廖无几,这次来参加活动的300多名代表中,除我之外几乎全带了手机和相机。 在北京逗留了短短的4天,我没能真正走进这个文明而繁华的城市,但我能从所见所闻之中看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看到北京的美好前景,同时,也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北京人民和全国人民为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所作出的努力。 2008年,假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再次到北京,但愿不是梦想。(范本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