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山县楼台乡中心学校 李基朝
去年十月底的一天,在学校偶然收到中国华夏作家网给我邮来一封信函。被告知,我给大赛组邮去的作品有幸中奖了,并特邀我前去参加颁奖和新文学创作研讨活动。我有种说不出的兴奋。一个鄂西北山区普普通通的炊事工人,能到北京参加这么大、这么高层次的文学活动是我始料未及的。 北京。我从读书起就景仰的文明古都,皇城根儿天子脚下,国家的政治中心,外国人向往的城市。古往今来无数中外文化人纷纷云集至此实现人生的飞跃。 我不是一个地道的寻梦者,但我有我的理想的追求。二十年,三百六十五天日记足可证明我的痴痴历程。二十年日记几十万字沉甸甸的,心也是沉甸甸的。当今社会追名逐利,我没有被穷困潦倒所屈服,傻傻的站在这棵树下做着傻傻的梦。作品寄出去被退回、石沉大海、被报刊录用是经常的,我为此没有激动,单单这次使我几度彻夜不眠。 报到时间到了,我和同时获奖的文友范本庆提前一天起程,目的是在北京能有充足时间溜一溜。我们搭三轮、坐中巴、乘火车,两天一夜的旅程,于十二月七日晚十点多钟,火车把我们这一对第一次走出山门的山里人载到这座鳞次栉比、霓虹灯光比星辰还多的繁华都市。夜色深深,寒风呼啸,我们不好意思骚扰大赛组委会,麻烦他们来接站,草率地找一家旅社住下。 翌日清晨。我们忘记旅途的疲惫、困乏,早早爬起来。北京象一个婷婷玉立的美女呈现在眼前。沃野千里,我所见到的全部是高耸密集的建筑群,高大醒目的广告牌、蛛网似的交通线路、匆忙行走时尚的绿女红男、梭子般运行的车流,让人目不暇接。 是先报到还是先看天安门,我和本庆争执起来。我们彼此迫切心情都能互相理解。最后决定先看天安门。一对从千重大山里走出来的人何曾见过这繁华热闹的场景。我们像瞎猫一样在这浩瀚的都市茫茫人海中穿行徘徊,问过往的行人,坐公交车一站一站的往前探,终于到天安门的前门楼。 我激动得流泪了,不停的拍巴掌。这不是我从电视上看到的、书中读到的魂牵梦绕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吗?我终于如愿以偿了,今天难得有一个好天气,广场上人头攒动,风吹得人打不开眼睛。流动的摄影商贩抓住人们想在这里留影纪念的契机,乘势摇嘴鼓舌拉拉扯扯。我和本庆被这样的人狠心的宰了一刀,留下几张不尽人意的照片,弄的我兴味索然。我们在天安门前金水桥华表端门附近游览一遍,但不敢再提照相的事。下午我们意欲未尽,不得不搭车到华辰饭店大赛组委会临时办公点报到。 这次首届文学大奖赛是由“华夏作家网杯”、“古风杯”两个文学团体共同组织的。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文朋诗友二百余名,上至八十余岁垂垂老者华发斑白的女士,下至二十岁年轻气盛的姑娘和后生,我们方言不同,不用介绍不用说,心里热乎乎的,为了切磋、交流、贴近都不得不操着生硬蹩脚的普通话,无论你是私企老板、工薪族、或是打工者、自由撰稿人,彼此都是平等的心灵相呼相应的。夜间,我们住在东风宾馆,互相串门,有聊不完各自的风土人情奇闻趣事。 九日上午,大赛组委会将此次获奖特邀人员用专车送到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奖,由著名将军、作家、诗人分别给获得此次特等奖、一、二等奖优秀人员颁奖。随即大家参观了现代故去的大腕顶尖级老一辈作家陈列的雕像、图片、作品手迹,获得中外最高奖项的纪念物等珍贵物品。中午大家集中在文学馆前合影留念。 连续两天半时间,学员们除紧张的用餐外,都自觉的集中在华辰饭店四楼会议室,听取现今活跃并轰动中国文坛的泰斗级作家牛汉、梁晓声、莫言、肖复兴、张抗抗、王剑冰、贺绍俊、卢跃刚、张颐武、洪清波的新文学创作研讨课。他们分别从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各个角度,不同层面讲述了中国新文学的基本走势。文学到底是什么?读者喜欢看什么样作品?写小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多元文化多种个性文章的产生,语句幽默风趣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阵阵掌声经久不息。他们还讲了中国文坛现今存在的一个共同不容置疑的问题:中国文学的缺乏文学的边缘性,欲望膨胀与文化焦虑,作家对民生和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渐渐淡漠。小说很难再为社会提供思想动力和文化价值。呼吁时代需要文学精品真品,希望文学能在精神层面上给人以深刻的震憾和激励。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作家们字字珠玑真切感人的话语十年书是买不来的,十年文学历练也是悟不出来的。讲完课,作家们不惜时间宝贵,给学员们签字留念,这次大型文学活动由原《当代》《人民文学》杂志社一级主编、著名作家汪兆骞先生主持的。 最后一天,大赛组将学员们组织到八达岭、长城、故宫等旅游景点进行采风观光。很遗憾我因走时匆忙,没向单位多请假只得提前踏上返乡旅程,一步一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