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 战 感 怀<?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
有一次侵略,卑劣野蛮,令人发指;
有一回战争,敌我悬殊,悲壮惨烈;
有一条罪行,罪大恶极,罄竹难书;
有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60年前,当中华民族夺得了百年历史上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血与火浇铸的抗战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的星空定格为永恒。
60年前结束灾难的日子,值得永远铭记;60年前胜利的欢欣,勿需重温。纪念历史是为了记住教训,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平与和谐。
(二)
68年前的7月7日,宛平城卢沟桥上空那轮恒古不变的明月见证了侵略者罪恶的开端。全面抗战的烈火熊熊燃起。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异邦入侵,国难当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心存民族大义,胸怀磊落。一纸《国共合作宣言》,尽显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博大的胸怀。中国共产党取消了苏维埃政府,把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导,开赴抗日前线。两个政见不同的党派捐弃旧怨,共赴国难。一个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阶层、政党、团体、爱国人士、少数民族、港奥台同胞、海外华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一向被外邦讥为“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伴随着“我们万众一心”的雄壮歌声,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汇集成浩荡的抗日洪流。这股洪流让侵略者“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妄言彻底破灭。
8年过后,当垂头丧气的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把战刀交给中国,并向中国代表深深鞠躬谢罪时,他或许已经明白:一个不强大但团结的民族,是具有凝聚力、具有希望和未来的民族,是永远不会击败的!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大团结、大联合,既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首要前提,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三)
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侵略。这是一场令侵略者胆寒的战争。
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悬殊,侵略者军事工业强大,武器装备精良;我方军事工业薄弱,武器装备落后。这也许是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唯一依据。
丧心病狂的侵略者对战区人民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世界上没有哪一次战争比日军侵华战争让人民遭受的羞耻和苦难更深重。村庄被焚烧,城市被炸毁,“无人区”内白骨累累,儿童被剖腹挖心,细菌工厂成为“杀人车间”,妇女被强暴后伦为“慰安妇”……杀人的手段就有“机枪点名”、勒马分身、开膛剖腹、凌迟刀刮、挖坑活埋、细菌致命20多种。
更有甚者,侵略者的强势媒体竟以大幅照片的形式报道日军16师团副山大队长副官野田毅和炮兵小队长向井敏明两个恶魔开展杀人比赛的报道……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对残暴的宣扬,对军国主义无耻的渲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