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中学 余方斌
松树岭景色宜人,又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一直深深的吸引着我,希望有一天能一睹它的风姿。上个星期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我们联络了近二十个男女同学,带上干粮,清一色脚踏车,九点钟出发了。这天,太阳象害羞似的微微从灰白色的天空露出点笑意,空气清新,不怎么热,确实是个春游的好天气。一路上,我们的车队一会儿并行,一会儿“1”字行,真是好威风、好惬意啊!路边杨柳的柔嫩枝条如美女的秀发在随风飘逸,地里的烟苗如顽皮的小孩在随风起舞,山上的竹树如嫩绿的新装在随风展示,空中的小鸟如忠实的随从在随风歌唱……不知谁大声唱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们便一起高歌起来,愉快的歌声笑声回荡在山谷。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松树岭的第一景——松树岭电站。只见通往厂房的道路建设的异常漂亮:水泥路面不是很宽阔,但十分平滑;路的里侧是笔直光滑的护岸;外侧造型好看的花坛与风景树相间布置。我们没有去厂房,因为听说没特别许可,一般是不让人进去的。我们只好站在松树岭一号隧道口的公路上俯瞰下面的厂房,觉得很宽大。我们也没能去大坝上体验一番,因为有铁将军把着门,可我们没有丝毫的遗憾。过了隧道,硕大的人工湖尽收眼底,湖面平静,水色嫩绿,里面似藏着无限的春意和柔情,对面的山静默着,他们就象一对恋人,彼此拥着,不愿分开,我们也不想惊扰这份宁静,静静的徜徉于湖畔。山的倒影和水连为一体构成一幅倒置的水墨画,这是哪个画家的杰作?不见真是一种遗憾!湖面上时时有一只、几只飞鸟掠过,惊起的微波向四周漾去,又别有一番情趣!上游的水面上有几艘游船,真有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我们了羡慕死了,只好望湖兴叹了!
真是一景连着一景啊,我们还没走出湖区,驴头峡(对面驴头山和松树岭夹江而起,形成著名的驴头峡谷)已在眼前了。我们没办法进入峡谷,只能在公路上略觑它的英姿了。下望,对面的山如刀削斧切似的,也偶有些小树从崖上斜伸出来,显得既险又秀,崖深不可知,见不到水面,加之我们立足的这一边下面颇陡,站久了,真有点双腿打颤。就此处所见,真不相信峡谷内能藏住桃花源、莲花台、星萧大溶洞、牛肝马肺等胜景。平视前方,左边驴头山如一道屏障,中部重峦迭嶂,右侧平缓,景致多变,美不胜收。据说有云雾的时候还要美,竹山著名的文人华福贵的“仙女仰浴”图就拍于此。
突然,一个同学兴奋的叫道:“看,松树!”我们向前望去,一棵挺拔、高大、苍翠的松树就在眼前,于是,将车停靠在路边人家处,争先恐后的向松树奔去。
好粗啊!我们三个人手牵着手还揽不过来,皴列的树皮上还残存许多未烧尽的香签,于是在心里陡添了一份神秘感;好高啊!真是高耸入云,周围的山都比它逊色多了,身在此处,眼里心里就独有它了;好美的造型啊!树枝从四周斜伸下来,越往下,伸的越长,如一把巨伞罩住了这半亩地。树枝屈曲柔和,姿态各异:有的如舞女托盘,有的似虬龙饮水,有的象美人抖臂……真是既不失男性的健壮,也不失女性的温柔。同学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心仪已久的松树的厚爱:男同学攀上树去,或躺、或搂、或坐、或吊,雄立枝头的,倒挂金钩的,飞岩走壁的,放声高歌的,数不胜数。女同学也不示弱:给触手可及的枝叶扎上野花的,拉下来遮住半边脸的,抓着荡秋千的……好不多情啊!
据当地一位庞老爷子讲:别看这树啊,它可有灵性,多少家的娃子都拜她为干娘,还真能保佑娃子平安,尤其他的荣枯变化,就昭示着这里兴旺与否。听了老爷子的讲述,我不由注视着树:异常繁茂;放眼两侧的村落:欣欣向荣。我不禁在心里默默为松树岭的人民祝福!
站在树下,放眼四望:东边,自上而下的盘旋曲折的山脊犹如一条探头堵河饮水的巨龙,古松就立于这龙的后颈处;南边,绕山的公路和弯曲的堵河高下辉映,明灭可见;西边,雄伟的驴头山和一些不知名的山连为一体,组成一道天然屏障,庇佑着古松;北边,是进入这里的方向,也是走出去的方向,空间开阔,不知它是否表示松树岭前景广阔,收放自如?古松就象一颗绿色的宝石嵌在奇山秀水间,风度卓然,格外出众。站立树下,仿佛置身仙境!
不知哪位叫道:“我的肚子在表示抗议了,你们不觉得吗?”不说倒罢,肚子还真饿了,看看时间,已是下午三点了,于是在一块草地上摆开点心和饮料,狼吞虎咽起来,“酒”足“饭”饱后,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古松。
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松树岭那旖旎的风光深深的直根于我的脑海中。我也在思考:松树岭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却养在深山人不识,是闭塞?是贫穷?也许兼而有之。我要尽我所能去宣传她,吸引资金来开发她,让她示于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一睹这大自然灵物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