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海康
女儿寒假从学校回来了,看着她穿着校服不紧不慢地走着,给人的感觉成熟多了,稳重多了。
回想起女儿出生到现在上高中,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成长路,这条成功之路是靠一张张小奖状贯穿其中,联结成线,把孩子带向胜利的彼岸。
上学前班时,孩子一回到家小嘴就说个不停,把班上的和她有关联的小娃娃逐一说个遍,哪个女生跌倒,哪个男生上课不听讲受到老师的批评,哪个小朋友玩游戏时插队让老师给逮住了,我和妻子听着,脸上笑开了花,心里自然乐滋滋的。
写字是学生的必须要做的功课,孩子的老师要求使用铅笔,我就周末在文具店买那种质量稍好的铅笔,回家教给她怎样削。看着她像模像样地用小刀削,一不小心,把小手划了小口子,幸好只划伤了皮,没出血,“爸爸,痛。”边说把小手给我看。听着邻居家的大点的孩子从县城带了个削笔器,借来用用,若是好使,给咱家娃也买个新玩意儿,了却削铅笔之苦。我把这木质的铅笔放进这先进的工具里,左手按右手绞动,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完成任务,心想我一个成人都使这么大的力气,女儿的小手能转得动它,只好取消买削笔器的念头了。请别人削不合适,请邻居家大孩子削一次两次还可能,时间长了恐怕不行;让妻子削,她说我削的好些,和削笔器削得差不多,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到我的肩上。每次女儿放学回家,看到写得字还蛮不错的,作业几乎全是满分,这给我增加了削笔的信心。为了娃娃写好字,学习进步,削铅笔,值!早晨上学检查一下文具盒,铅笔是否削了;下午下学给她削铅笔,完成家庭作业好让她多玩会,有时女儿睡了,我还要悄悄检查一下书包,恐怕露削而影响了学习。削铅笔成了我必修的功课,这一削就是三年,直到女儿上三年级时改用钢毛写字,我才停止用刀削铅笔。
上小学三年级时,孩子一次回家小手拿张奖状递给我,还有两个小本本。我一看,嗬,没有折叠,崭新的样式,内容是被评为“学习标兵”。“女儿,你真了不起,以后多挣几张,行不行呀?”“行!”得到了肯定回答,说罢就忙乎她的作业了。我把奖状折好后,放在她的小书盒里。
“娃,明天是星期六,先玩明天再做作业吧!”“不行,爸,我还是先做再玩,玩得开心些。”“好好好,和以前一样。”半是试探半是真话半是假话中,慢慢让她养成了先完成作业后开心地玩的好习惯,以后我和妻子再也没有因娃娃的作业而操过心,有时只是偶尔问问而已。
在小学五年级上下学期,一次放学回家后,娃一脸的高兴。“有人欺负你了?”“老师吵你了?”“再不是你和同学闹矛盾了?”在得到否定答复之后,从娃的嘴巴里迸出了,“哼,老师好不公平,校长看面子。凭什么不给我发奖?给某某发了。”原来如此,上半年没挣到奖!
我和妻子暗暗发笑,拉过女儿的手,你一句我一句地劝着。
“不就是一张奖状吧,我们的女儿明年把它捞回来不就行了。”
“不就是这次没有得奖状,还有明年,后年呢。”
“那让爸爸把你们校长和班主任吵一顿,看他们为啥不给我女儿发奖?”“吵人家有啥用哦?”
“要不,爸爸到学校给你要张奖状,我认得你们校长。”“认得又有啥用,他不会给你发的。”
“不行的话,老爸到中学要张奖状发给你?”“你们是中学,我们是小学,我不要你们的。”
“今年没拿上,说明某些方面还有欠缺,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争取学习在前列,思想好,明年肯定有你。”
“好,算了,我还是自己挣奖状,靠我个人的努力。”说完气乎乎地写作业去了。
晚上回来躺在床上,想想白天娃娃的言行,这半年没发奖状,要是下半年还没有发奖状,她会怎样想呢?奖状要是能复制该有多好呀!思前想后,我也没有好主意,只有找个机会再开导她,淡薄名利,想开点,除此之外,我也无他法,看着身边熟睡的女儿,望着床对面白墙而发呆,在发呆中我也昏昏沉沉是睡着了。
又是周末了,妻子吃完早饭上班走了,屋中只有我和睡觉的女儿,加上空荡荡的平房。
等女儿一觉醒来,吃饱外出玩耍,我开始收拾卫生,扫扫地,刷刷墙面墙角的灰尘,收拾停当后,靠在沙发上。初春的阳光从窗户上照射进来,把窗格的影子斜划在洁白的墙壁上,斑斑又驳驳。这墙上贴点什么好呢?美人头,太俗不可耐,没品味;风景画,低矮的小平房,潮湿,太大煞风景,还是什么也不贴的好。
当目光无意之中落在小书盒子时,奖状,娃儿的小奖状,把他们贴在墙上,不是装饰,也是鼓励。对,就这么干!找来糨糊,把奖状一张张整整齐齐地粘贴在寝室的触目可及的地方。嗨!共计有五张,上三下二。中午,妻子和大汗淋漓女儿不约而同到家了,我把准备好的饭菜端出来,美滋滋地享受了其乐溶溶的幸福。
“瞧睢,这是我的创意!”饭后,我把她们娘俩领到卧室一看,嗨,妻子笑了,女儿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我希望你明年再挣回一张奖状,贴在这里!”女儿的小手拍了又拍,我乘势而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要变。”
光阴在跑,日月在穿梭。公元二00七年,学校集资建房,我们住进的新家,孩子有了独立的小卧室,我把墙壁上小心翼翼折腾下来的奖状又重新贴上新墙,再把后来挣的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市级三好学生等奖状也从下至下贴好,让女儿自己感受到自己在长大,感受自己的的学习成绩靠自己去提高,其它要素都是外因;在以后的中考,是读市高中、县高中,还是二中,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我们只能提供优质服务,仅此而已。
如今,女儿到市里上高中了,她有了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也有了新的思维。在经历了曲折和痛苦之后,在我看来,总算自己找到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挤进了全校前列,时退时进,总体是稳中有升。
每次想到女儿,我都轻叹一口气,我感谢这堵墙,感谢这洁白的墙壁,让这堵墙既有了风度又有了温度,我们仨人给这洁白的墙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奖状墙。
我由衷地感谢你,我家的奖状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