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堰水润京华,优品进万家。10月16日,由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京堰对口协作十周年专题展暨水源地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并在开幕首日举办“竹山主题日”专场活动。
“竹山主题日”专场活动分为“产品发布、产品展销、专家推介、现场签约”四个单元,现场发布竹山硒茶、竹山红茶、圣水绿茶等茶叶新品,并公布竹山县高端矿泉水资源调查成果报告。
活动现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肖文军代表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竹山硒茶代表性绿茶、红茶样品分析评估成果。
2024年,经湖南农大与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力合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等现代检测手段,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经典科技文献等分析研究表明:竹山硒茶——绿茶,条索紧结、色绿较润,汤色黄绿明亮,清香高长,滋味醇爽,叶底嫩绿明亮。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以及酯类和萜烯类香气物质占比分别高达 44.08%、21.75%、5.23%、49.30%,同时,其儿茶素含量高达 13.92%。竹山富硒绿茶具有高水浸物、高茶多酚、高氨基酸、高儿茶素特性,茶叶中的硒含量高达 297.77μg/100g;竹山硒茶——红茶具有条索紧细、色泽乌润、汤色橙红明亮,甜花香高长,滋味醇和,叶底红匀较软的特征,富含水浸出物、氨基酸、硒元素、高茶黄素、聚酯儿茶素,以酚类、酯类香气化合物占比高达 66.23%的高品质硒茶。
肖文军介绍,研究结果提示,竹山硒茶在延缓衰老、调节代谢、改善免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均具有卓越的健康功能,是一种优于国内同类中小叶种茶产品的养生之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竹山硒茶分析评估成果各项指标让人惊喜,硒茶多酚、儿茶素等有益微量元素含量属业界翘楚,相信有了‘富硒’指标加持,竹山茶叶产业跨越式转型发展将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发布会现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说道。
活动现场,还邀请湖北省地质局环境地质中心总工办主任李丽华介绍竹山县高端矿泉水资源调查成果。2018年以来,我县先后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湖北省地质局环境地质中心等专业机构,对全县17个乡镇近1000余件水、岩土、粮食作物等进行采样分析、调查研究。经前期地质调查研究表明,我县具备开发价值及条件的水源点位7个,其中:锶型矿泉水资源点位3个,年出水量75万吨;锌型矿泉水资源点位3个,年出水量55万吨;硒型矿泉水资源点位1个,年出水量10万吨。
“口味甘甜、清冽,特别爽口,不愧是南水北调源头水!”在水源地绿色农产品博览会竹山展馆,不少北京市民在品尝了“竹·山水”高端矿泉水后赞不绝口。据该款矿泉水生产企业湖北国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霞介绍,公司水源地位于竹山县城关镇虎山村,生产用水取自地下300米—500米深层岩水,权威报告显示属高锌型矿泉水,锌元素指标达到0.33mg/L,是国内稀缺罕见的优质水资源。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文旅康养、绿色能源等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了以茶叶为主导、生态种养相结合的绿色农特产品谱系,成功打造“湖北竹山宝贝多”区域品牌,被誉为“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华中地区中药材宝库”,获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县多地土壤平均含硒量 0.91 mg/kg,最高可达 35.87 mg/kg,是生产富硒茶、生态茶的天然宝地,被誉为“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目前,全县拥有 30 余万亩生态茶园,年产茶叶超过 1.5 万吨,年综合产值 60 多亿元。
活动期间,我县还与北京、河北等南水北调授水地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协议金额1.2亿元。 (党时轩 但兴竹 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