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热线:0719-4225441
Email:80985325@qq.com
发刊日期:2024-01-03
返回
一城山水一城美 全域旅游全域兴
——竹山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纪实

女娲故里铸华章,大美竹山传捷报。

  近日,竹山县被湖北省文旅厅认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这份荣誉,是竹山县委、县政府全域布局、强力推进,全县上下 力同心、团结奋战的结果。也意味着,在建功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新征程中,竹山县文化旅游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

  从品质县城到特色小镇,从精品景区到美丽乡村,穿行竹山,山水灵动、文化氤氲、百业兴旺,移步换景间,恰似一幅景城共融、主客共享的全域画卷徐徐展开。

全方位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我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全域资源、聚合全县力量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政府年度考核体系,确定为2023年政府工作的十件大事之一,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同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发展旅游。编制《竹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布局“一城一园四片区”的旅游空间体系,即一个综合服务城,一个全域路游公园,北部峡谷田园旅游片区、西北部产旅融合旅游片区、中部文脉传承旅游片区、南部山水探秘旅游片区。出台多项招商引资政策,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近三年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约1.6亿元,年均增幅为29%,统筹各部门资金近2亿元。

  持续优化旅游公共服务,着力构建多层次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成功打造竹山县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双台乡、官渡镇等二级旅游集散中心,多个景区游客中心旅游咨询点。打通“最后一公里”,大力提升十竹路、百里河公路等旅游公路道路质量与周边景观氛围。强化全域公交发展,2021年荣获 “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023年荣获“湖北省全域公交县”。

  依托“一个中心一个平台”,打造智慧旅游、智慧应急、智慧监管等子系统,共同管理旅游产业,通过精准的数据反馈高效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上线“一部手机游竹山”,为游客提供预约购票、智慧停车等服务,“指尖”竹山触“手”可及,美丽竹山畅游无阻。

全领域创建,一线串珠满地景

  好山好水好风光,一线串珠满地景。我县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按照景区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旅游点和旅游廊道,实现全域洁化绿化美化。

  塑造全域旅游品牌。依托女娲文化、桃花源文化、古庸国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以及百里画廊、峡谷湾流、幽林秘境的生态山水资源,塑造“怡养之境”的形象定位,唱响“传说自然在竹山”旅游品牌。

  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近年来新创建了太和梅花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圣水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五福龙井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际绿松石城湖北省首批旅游休闲街区,五福堂·南山里商业街8月份迎接了湖北旅游名街验收。引入“花筑”品牌,打造花筑·三盛小筑民宿,培育白鹭缘、稻香小院、九华林舍、罗家驿站、梅花客栈等精品民宿,为游客提供特色美食和优质服务。

  推出旅游精品线路。2022年,我县“赏千亩油菜花海—打卡天空之境—度假圣水湖畔”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一村一景”、“一路多景”,我县不断舞活“山、水、茶”农旅品牌,打造了文峰太河、宝丰龙井、擂鼓西河等一批特色美丽乡村。

全业态发展,一兴百兴全域兴

  村村有景、户户有业,我县坚持全产业发展、多业态融合,以全域旅游助推全域振兴。

  “旅游+城建”,打造集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南山步行街、堵河生态体育公园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电商”,搭建竹山特产云超市电商平台,建设绿松石抖音直播基地,激活绿松石文创产业,开发“竹潇潇、绿宝”系列文创商品和“竹精尖”“十星红”“崔家蜜”等特色旅游商品;

  “旅游+工业”,打造卓尔绿松石小镇,建设世界唯一一家以展示绿松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国际绿松石博物馆,开发绿松石系列产品,打响“竹山绿松石,吉祥传家宝”品牌;

  “旅游+体育”,打造圣水湖水上运动小镇,举办“竹山绿松石”杯2023中国国际舟钓赛、湖北省青少年桥牌赛、“亲梅竹马·乡约竹山”微马赛、山水茶园自行车赛等系列活动;

  “旅游+茶叶”,打造大泉山村、龙井村、圣水村、刘家山村、总兵安村等为代表的十余个茶旅融合乡村旅游点,开发了茶园观光游、研学游、养生度假游、户外露营游等深度旅游产品。

  “旅游+农村”,共同缔造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因地制宜开发乡村,轻土坪村、刘家山村、西河村建成特色旅游乡村。

  “旅游+”多业融合,全域旅游张力持续提升。现已创建2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湖北旅游名镇。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10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张 成  程 罡 李 轩)

竹潇潇火爆西安大唐不夜城.jpg

国际绿松石城.jpg

红梅盛开.JPG

诗意田园---西河村.jpg

五福龙井旅游区游客如织.jpg

道旗旅游宣传广告.jpg

化口乡村旅游驿站.jpg

旅游交通指示牌.jpg

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jpg

旅游集散中心.jpg

圣水湖舟钓大赛.jpg

美食文化活动暨特色餐饮技能大赛.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