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热线:0719-4225441
Email:80985325@qq.com
发刊日期:2024-06-07
返回
农家五月菜

  农历的五月,是一个温暖而又明媚的季节。山坡上牛犊撒欢,田野里禾苗青青,园子里的瓜菜青翠嫩绿,林中鸟叫此起彼伏。山川田野郁郁葱葱,到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清晨,住在堵河岸边的范老汉,起床后披着上衣,先是去鸡笼里打开了笼门。他眯着眼,看那老母鸡肥得走路左右摇晃,仔公鸡张开翅膀,伸长脖子高声打鸣。范老汉嘴角上扬,微微而笑。

  然后,范老汉点燃一支烟,深吸了一口,惬意向菜园子走去。清风徐徐,薄雾如纱,一阵阵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他看着架子上生长的黄瓜藤,花还没有落,小黄瓜就偷偷地躲在花下。成群的小蜜蜂、低声哼着小曲儿,对对蝴蝶、在金黄色菜花上翩翩起舞。

  菜园里红彤彤的西红柿,像灯笼一样挂在枝条上;一串串紫白相间的豇豆,像一条条彩色的飘带,挂在架上;一个个绿油油的辣椒,像翡翠的吊坠,挂在“母亲”的脖子上;又细又长的丝瓜,表面疙疙瘩瘩的苦瓜,绿中带紫的苋菜,紫得发亮的茄子……把菜园子点缀得如诗如画。

  看罢满园子的瓜果蔬菜,范老汉转身进屋,似乎拿定了什么主意。

  晚饭后,老两口在门前稻场高大的皂角树下乘凉。范老汉和老伴商量,瓜果蔬菜上市了,仔公鸡开始打鸣了,新菜籽油也榨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我们也该接客来家里尝鲜了。

  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品鲜嫩仔公鸡,食新菜籽油、新麦面和鲜嫩韭菜烙出的油膜,喝年前酿造的糯米黄酒……是堵河农家,在五月待客的传统。这个传统尤以老范家坚持的最好,年年接客,从未间断。

  范老汉住在堵河岸边的范家坝。儿孙都在城里工作,而他却住着老宅,哪儿也不去。他的理由是,在老家种点地,每年五月接客来家,尝尝地道的农家菜。

  他家五月接客菜品也是有讲究的。第一道菜当属黄焖仔公鸡。鸡要年前母鸡孵出的,在次年农历五月能打鸣的仔公鸡。宰杀后先用猪油焖熟,然后用当年新榨的菜籽油、鲜花椒、嫩辣椒、鲜大蒜爆炒,沏水,起锅。菜品闻味椒香,吃肉鲜香,嚼骨麻香,浇汤下饭回味余香。

  费时费力的是做老母鸡炖新鲜洋芋汤。母鸡要现宰,用砂罐炭火鸡油清炖。佐料只放鲜葱,鲜花椒,食盐,慢炖六个小时以上。吃前半小时放进当季现挖新鲜洋芋仔,炖好起锅上席,满屋飘香。该汤汤色清澈,鸡肉鲜嫩,芋香回味。整碗鸡汤不冒一缕热烟,入口却滚烫无比。

  诱人的是凉拌鲜黄瓜。青翠嫩绿的黄瓜,用刀拍碎,食盐,醋,蒜蓉,鲜花椒,撒上娇艳的葱花、黄瓜花一起拌匀装盘。鲜香扑鼻的黄瓜,隐约可见段上一层细细密密的刺儿,写满了刚摘的、新鲜的、清脆爽口的语言……

  说是尝鲜,但也少不了传统的蒸菜。最有特色的是清蒸鲜豆腐。豆腐必须是当天磨制出包的,四寸见方的豆腐块上笼清蒸,出笼后,浇上酸辣椒油,撒上葱花。上桌热气腾腾,色彩鲜艳,鲜嫩清香,酸辣可口。还有清蒸腊肉。食材是上好的二刀猪腊肉,煮熟后切成小指厚的长形肉块,整齐排列在盘中清蒸。蒸好的腊肉晶莹剔透,入口即化, 细嚼腊香。

  范老汉陪客喝酒有些醉了…… 客人走后,儿子将茶几搬在了皂角树下,泡上一壶绿茶,父子俩开始聊天。

  是夜,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门前的水田蛙声蝈蝈,草地里虫鸣啁啾。范老汉对儿缓缓说道:待客其实是一种团队精神。农村插秧,二三亩水田,得一个用牛的,一个挑秧的,三四个插秧的,一天插完才是浑水秧。试想平时不待客,忙时咋请工?!

  还说:父管三十年,子管三十年,孙子能不能再管三十年。你退休后回来住,每年五月也接客到乡下家里尝鲜,吃地道的五月菜。你之后,孙子能不能回来,也许两个字。唉,他(她)生长在城市里,这里不是他(她)们的出生地,他(她)们管这叫故乡。再说他(她)们住的高楼大厦,不会种菜,也不会做五月菜……

  说着、说着,范老汉已是老泪纵横,儿子也跟着落下了眼泪……   (唐泽斌 竹山县原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