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随着桃花源街区正式亮相,竹山县城也显得璀璨起来。穿城而过的堵河,欢快明净,用她无尘的笑脸迎接八方来客。
画舫在水中荡漾,木桨在水面画出低低的弧线,带起一串串水花。桨声中画舫悠然前行,舫中传出缥缈的歌声:哗啦啦地堵河水哟,日夜向北流……不知是谁改编了王宏伟老师的歌,时而激昂,时而清澈。暮色中,画舫渐行渐远,两条渔船不知何时出现在湖面上,每条渔船舱门边都挂有两盏红灯笼,一前一后划行在湖面上。船尾,披着蓑衣的艄公悠闲地摇着橹,穿过音乐喷泉水幕,驶向桃花源街区深处。
堵河与霍河的交汇处,自然生成一个半岛,半岛周围是仿古建筑街区,街区里,民宿、小吃、戏台、广场、影院等一应俱全。入夜,这里歌舞上演。
依稀记得去桃花源路上的那副对联:南山菊花香如故 ,白云黄鹤归去来。如今的桃花源街区是半城山水半城烟。陶然广场中央,四角亭舞台上歌声正酣,女娲广场上舞姿翩翩,街区小吃店里飘出的味道注满了游人的鼻孔,香、辣、麻、甜……每个味道都是一种人生。烟花从堵河岸边冲天而起,在空中织成各种图案,照亮了整个县城。花开花落,歌声再起,河岸凭栏处,男中音唱得如痴如醉:“这城市那么空,这街道车水马龙……”光头男把杨坤模仿得惟妙惟肖,吸引了众多听众,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远处,萨克斯管却是荡气回肠。
形状各异、五花八门的红灯笼,在屋檐下、楼亭间放射出鲜红的光,倒影在河水中飘忽不定,随着涟漪一层层荡开。桥头那棵高大的人工桃花树,便在这些红灯笼的簇拥下,在水中绽放得迷离幻化。
小雪带着她的孩子在街区红灯笼下随着人潮荡漾,耳边是熟悉的歌声。孩子举着手中的冰糖葫芦问她:“那边有皮影戏,什么是皮影戏呀?”小雪说:“走,我们去看看,看了你就知道了。”小雪牵着孩子的手,从人缝中挤进小广场。她把孩子举在肩头,孩子手舞足蹈,踢得她肩胛生疼,她却无心看戏。因为,刚刚有个身影从她眼前晃过,没于人海,没于灯火阑珊处。是他?十几年了,远遁他乡,现在可好?小雪在心底默默祝福。也只能默默祝福,曾经的青葱岁月是那般静好,就如这街区、这河水一般,旖旎无限,但终归会逝去,而明天,还会继续演绎不同的故事。
画舫归来,本地高腔剧团的歌声从中飘出:2028到竹山。(张明栋 竹山县供电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