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热线:0719-4225441
Email:80985325@qq.com
发刊日期:2024-01-24
返回
与良师为友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与积极乐观的人在一起,内心充满正能量;与智者同行,生命充满睿智;与高人同行,将会走上人生巅峰。和谁在一起,便会有怎样的人生。

偶遇

  到十堰出差的列车上,我偶遇陈宗卫老师。朴素的衣着,低调的谈吐,厚厚的眼镜,尤其是那双细小而明亮的眼睛,永远闪烁着热情、智慧的光芒。在五堰堰丰宾馆,我和他被工作人员安排同住一个标间,交谈得知,他是县一中物理老师。传说“理工男”思维缜密,严肃刻板,可我和陈老师似乎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我们谈工作,聊家庭,谈话间,陈老师反复鼓励我,要坚持自己的爱好,坚持深钻教学科研。对于仅有一面之交的我,他那诚恳的语言、热切的眼神,叫人好生感动。

浅交

  返岗后,我和陈老师就在QQ互动交流。我发我的“豆腐块”,他时常留言给我鼓励。慢慢地,在他三番五次的鼓励下,我开始钻研科创工作,细心研读科创大赛文件并积极投稿。没想到,我的第一篇科技小论文《语文学参设计》竟然荣获县级一等奖。尝到参赛的甜头后,我就一头扎了进去,个人科技论文频频获奖,辅导学生参加科创大赛也渐渐有了起色,上级组织没有吝啬他们的表扬,我们学校荣获第38届科技创新大赛县级优秀组织奖,我个人也荣获第38届科技创新大赛县级优秀辅导员的荣誉称号,除了一本金灿灿的荣誉证书外,还有较为丰厚的物质奖励。

  QQ里面,陈老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不好意思地回复了一个拥抱。是的,我应该用拥抱的方式感谢陈老师,感谢他不厌其烦地鼓励,让我走上科创之路,感谢他事无巨细地指导,才让我获此殊荣。

求教

  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今年第39届科创大赛之际,报请校级、乡级领导同意,我第一次开口邀请陈老师到校送教,辅导我校的科创工作。此时的陈老师,早已声名鹊起,湖北省陈宗卫名师工作室就是我县教育界的金字招牌,反复斟酌,不敢拨打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电话。我怕他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我,再加上我校科创工作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关键时期,科研经费严重欠缺,根本没有足够的底气请他辅导。在校领导的督促下,我最终鼓起十二分勇气拨打了他的电话。意外的是,陈老师听清我的意图后,不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邀约,而且直接表示是免费送教。

  简直是喜从天降,我揣着一颗激动的心,开始了送教课前的准备工作。敲定活动方案,联系参会教师,制作会标,调试设备,建立校级科创大赛群,我用忙碌忘记疲劳。好在陈老师的团队如约而至,活动顺利开展。笔挺的西装,雪白的衬衣,新修的板寸,锃亮的皮鞋,衬托着神采奕奕的陈老师。他和团队细致入微的指导,既切合大赛主题,又联系到教学实际,真是“雪中送炭”。

  日子如诗如画,我和陈老师的交往日益密切,小到活动方案确定,大到活动开展,我都会提前和他沟通。有时是操前,有时是饭后,甚至有时是半夜,只要我有需求,陈老师是有求必应,随请随应。一幅幅主题鲜明、色彩丰富、想象大胆的图画;一篇篇论点独到、论述有理、论证充分的论文;一项项设计合理、组织有方、音像俱全的实践活动,既凝聚着陈老师的心血,也彰显我校师生进军科技创新领域的决心、信心,为打造乡级科技创新示范学校夯实基础。

  他是我们的同志,因为我们志同道合;他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亲密无间;他是我们的师傅,我们愿意仿效学习。在他的指引下,我将继续深耕科创工作。

(作者单位:三台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