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热线:0719-4225441
Email:80985325@qq.com
发刊日期:2025-07-11
返回
堵河皮影

好品竹山,品牌推荐。堵河皮影2011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口唱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三尺幕布、五六人偶,灯光亮起、锣鼓齐奏,原本毫无生机的玩偶在艺人灵动的操作下,变得活泼起来。霎时间,世间百态跃然幕布之上,栩栩如生。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方寸间的艺术、光影下的传奇”——堵河皮影。

“引兵出巢,地动山摇,遇龙拔角,遇虎拔毛,本帅杨宗保,以在大宋驾前为臣,带领人马征战穆瓜寨……”走进皮影戏表演现场,只见潘口皮影戏表演队“拦门人”梁荣山边唱边演,用竹山高腔将堵河皮影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堵河皮影是一种用竹山地方语音和竹山高腔音乐演唱,用民间打击乐、管弦乐伴奏,带有秦腔韵味的民间戏曲剧种。

县非遗中心主任徐丹介绍,堵河皮影以竹山地方方言为基础,以高腔、山越调为唱腔,融入了唢呐、二胡、锣鼓等打击乐,形式粗犷,风格质朴。

精彩的表演离不开精良的表演道具,皮影道具自然也是大有讲究,在选材上,堵河皮影通常使用兽皮。

“堵河皮影主要的选材就是3至5年的黄牛皮,黄牛皮的透明度特别好,它的硬度好,便于雕刻,还有一方面就是牛皮韧性好,经久耐用。”堵河皮影传承人梁荣山说。

除了选材,制作皮影人更是个复杂奇妙的过程。梁荣山介绍,做好一个皮影人,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多道工序。

“签子是竹子做的,这个竹子不是一般的普通竹子,它叫苗竹,中间没有芯,便于铁丝插进去不松动。”梁荣山说。

从皮影人的精心雕琢,到一场场皮影戏的精彩呈现,离不开代代相传的唱本。据梁荣山介绍,堵河皮影全靠这些唱本一代一代传下来,这些剧本大部分是由上一代的师傅遗留下来,有一部分是他转抄的,还有一小部分是在外面收集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堵河皮影历经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先后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皮影剧本、台词和影人都在不断地更新,适应时代的潮流,把堵河皮影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谈及皮影表演的传承,梁荣山眼神坚定。

一方幕布,几尺皮影,堵河皮影在光影流转间,诉说着竹山的历史沧桑,传承着古老的文化根脉,堪称竹山传统技艺的璀璨瑰宝。

文图 / 但兴竹 卢  波 张丽君 姚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