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竹山,品牌推荐。俗话说:“百花成蜜”,那百花蜜,是如何从花蕊变成我们品尝到的清甜呢?近日,记者一行走进甜蜜的源头,共同探寻竹山百花蜜背后的生态密码与匠心故事。
顺着这份清甜线索,我们来到溢水镇小东川村的养殖基地。目之所及满是苍翠,空气里飘着淡香,“嗡嗡”蜂鸣入耳。蜂农石成强戴防护帽蹲在蜂箱旁,轻提巢脾缓缓抽出,阳光透过树叶洒在金黄的巢脾上,蜜珠顺着巢房边缘微微颤动。身旁蜂箱排排陈列,与满坡绿意相映成趣。
“我们竹山空气清新、土壤肥沃,酿造出的蜂蜜有浓郁的花香味,你看这巢脾上的蜜,亮晶晶的,都是山里的百花精华”。金叶情烟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总经理石成强介绍道。
这份花香甜,根源在竹山的自然禀赋:四季分明、气候温润,200多万亩天然野生蜜源铺满山岗,五倍子、洋槐等花草错峰绽放,从春到秋为蜜蜂供足花蜜,广袤山林成了采蜜乐园。
好生态必须有好匠心。蜂农们守着唐代树洞养蜂古法,又融入中国农科院活框养殖技术——让蜜蜂在深山自由采蜜,既保“人与蜂共生”的智慧,又提蜂蜜产量与品质。
石成强说:“以前老一辈用树洞养蜂,现在我们用活框技术,既能多收点蜜,也能更好照顾蜂群。你闻,这五倍子花、洋槐花的香味,都能融进蜜里,这才是竹山蜜的味儿。” 
匠心成就硬核品质,竹山百花蜜呈琥珀色、晶莹剔透,含水量低;入口醇厚,花香裹着甜,回味悠长。经检测,氨基酸、维生素等远超国家一级蜜标准,酿造周期长、花蜜种类多,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
“我们的蜂蜜没有添加剂,摇出来滤一遍就能装瓶,活性酶值高,食用放心。”石成强说。
如今这份“甜”已成大产业:覆盖全县17个乡镇、39个养殖村,有15个智慧蜂种基地,养殖蜜蜂3.5万箱,年产蜜 500多吨,蜂产品年产值超6000万元。
竹山百花蜜,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美味,更是竹山人用生态理念和勤劳双手筑起的“甜蜜事业”。这份甜,甜进了消费者的日常餐桌,也甜透了乡亲们的日子,更甜亮了“好品竹山”的品牌。(文图 / 李丹阳  岳文静  李 健  代炜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