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村供水保障事关群众生活,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供水保障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近日,湖北广电《荆楚廉政》节目关注我县报道其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的做法。
文峰乡地处秦巴山区腹地,部分高山村落地质条件复杂、水源匮乏,季节性缺水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村民。了解这一情况后,文峰乡纪委迅速牵头成立专项监督组,深入全乡各个高山村落和安置点,通过访谈、实地勘察,精准定位了58个存在供水隐患的饮水点和供水盲区。在乡党委的统筹和纪委的监督下,当地争取到了项目和资金,对饮水设施进行更新升级,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题。
“在工程实施过程当中,我们乡纪委对资金监管和质量把控方面做到了全程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文峰乡纪委书记陈坤说。
在文峰乡迎东村白果坪安置点,村民曾经饱受吃水难的困扰。现在的自来水无论是水压还是水质,都得到明显改善,再也不用为缺水而发愁了。
“现在用水好了,也有水吃了,水基本上天天都有,也够用。”文峰乡迎东村村民刘文粉说。
为了让村民吃上稳定放心的水,村里还制定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制度,聘请了管水员对水压、水质和供水设施进行管护。
据文峰乡迎东村党支部书记张卫介绍,迎东村召开村“两委”会和群众代表会,聘请了管水员,专门对饮水管护、取水点、蓄水池,还有深井泵以及农户水费的收取等方面进行管理。
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今年以来,文峰乡新增机井13口,新建9处现代化的集中饮水点,延伸管网65.7千米,对12处老旧蓄水池、过滤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有效解决了因长时间干旱造成的季节性缺水问题。乡纪委同步将监督探头嵌入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对新建的饮水保水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合规、工程质量过硬达标。(王  凯    陈  鹏    陈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