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北京青年报社北青影像
2014年APEC峰会的成功举办,又一次全面展现了我国综合实力,APEC会场陈设的陶瓷艺术品正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会场陈设的陶瓷艺术品展示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流淌千年的陶瓷文化,赢得了来自国内外与会嘉宾的由衷赞美,而正是北京天坛艺术馆受APEC会务组委托,承接了征集、组织、实施、布展等一系列此次峰会的艺术瓷陈展工作和国宴首脑夫人用瓷的准备工作。
2015年2月1日至28日,北京天坛艺术馆会展中心将首次集中公开展示APEC峰会上位于会议厅、宴会厅及领导休息室中的艺术陈设陶瓷作品,并首次展示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的夫人在颐和安缦酒店宴会使用的国宴汉光瓷。这是APEC会议后,这些陈设品的第一次对外面世,也是第一次公开展示。
展品涵盖陆如、黄卖九、邓希平、张学文、赖德全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也有中青年代表宁钢教授、陆涛教授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俞军等创作的29件优秀作品。
在气势恢宏的APEC主会议厅习近平主席座位的后方两侧摆放着一对色泽鲜艳的红色粉彩花瓶,就是由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校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教授设计制作的作品《岁岁和合》。作品选择了经典的艺术符号——红色、稻穗、仙鹤与鹌鹑,寓意着“岁岁和合”、“岁岁平安”。在造型上,源自于传统冬瓜瓶的改良设计挺拔而饱满,极富时代感,象征着日渐富强壮大的国家,对经典传统装饰语言的重组构建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俞军共有13件作品亮相APEC,青花釉里红《婴戏图》陈列在主会场国宴厅,不同于传统的婴戏图画面,乍一眼看去却像是图案装饰,仔细观摩才能发现当中孩童嬉闹的画面,在该件作品中,俞军运用书法元素,通过点线面的结合,组合成婴戏图。高温综合装饰《东方古韵》等12件精品艺术陶瓷陈列在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接待国外元首夫人的重要场合。
陶瓷工艺高级工程师邓希平《秘釉流霞盏》,作品器形优美,以铜红颜色釉为装饰,经1340度高温烧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形成一种韵味无穷的万紫千红景象。该作品吸收了历史上失传了的唐代“密瓷”和明代“流霞瓷”的特点,再窑变的作用下是男的精品。该作品曾被中南海紫光阁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这次的展览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国宴汉光瓷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的夫人用瓷首博捐赠及7种不同配套品种1000套夫人用瓷限量纪念版的首行。
中国人向来就有“美食不如美器”之说。高大上的APEC国宴会怎样体现中国元素?“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制作体现出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塑造。”第一夫人彭丽媛对APEC太太团们说。11月11日,APEC太太团在颐和园进行游园活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颐和安缦酒店宴请参会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的夫人用餐,宴会使用的餐具就是汉光瓷《金秋颐和》。汉光瓷是中国陶瓷产业翘首行业,也是纯手工高端生活用瓷产品,“白、透、润、纯”是“汉光瓷”特点的集中体现,白度88.5%,透光度56%,温度高达1400摄氏度,釉面硬度为7843M3PU,光泽度达98.6%,各项理化指标刷新历史记录,“汉光瓷”实现了陶瓷科学、工艺技术、装饰手法、美学效果与艺术形式的历史超越。此套日用瓷得到“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陶瓷设计界泰斗、清华美院教授张守智先生的大力赞赏,是一套极具传承性的实用瓷器。为了让后世见证我们中国瓷业的辉煌,于15年2月1日捐赠于首都博物馆馆藏,让百年后的世人同样记住此次峰会,记住这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