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十星好人家⑧刘承然:为孤老撑起“爱之伞”
发布时间: 2015-04-05 12:40 来源: 编辑:岳文静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年过六旬,头发已经半白,自己都已经是需要照料的老人了,但是他仍然奋战在福利院工作的最前线,照顾着近百名孤寡老人。他就是文峰乡长坪村的十星级农户、文峰乡中心福利院工作人员刘承然。“我是真正的‘公仆’,别人孝敬的是自己的父母,我孝敬的是困难群众;别人的‘父母’只有一对,我却有近上百个。”得知记者要采访他,刘承然笑着调侃道。
  刘承然今年已经63岁了,1969年,他从外地迁入竹山。因为为人正直,待人热情,多年来一直担任小组长。2004年,文峰乡合村并组,取消了组长。看到本组的一些孤寡老人无人赡养,刘承然心里很不是滋味。2005年,文峰福利院建立,刘承然主动要求到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
  “这些孤寡老人都是我的乡邻,很多人都是和我们一起从大集体走过来,看到他们现在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有尽我的能力照顾他们,良心才好过;他们中很多人是聋哑人,只有我听得懂他们的“语言”,能与他们交流,知道他们想什么,别人谁会顾及他们的感受。”当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到福利院工作时,刘承然坦然地说。
  对福利院的老人,刘承然每天对他们嘘寒问暖,隔三岔五就筹划给他们改善伙食,还会为一些生病的老人洗澡。为了照顾好这些老人,刘承然把福利院当成自己的家,吃住都在那里。每天早上6点多他就起床,检查老人宿舍的卫生环境及水电安全,打扫场院卫生,有时还要帮老人穿衣洗漱、喂饭喂水、按摩锻炼、洗头洗澡。最高峰时,福利院有100多位老人,他每天从早要忙到晚。“多年以来,我早已经习惯了忙碌的生活。”刘承然说。
  福利院有各五保老人叫汪远海,在外自由散漫惯了,很不适应福利院的生活。没事到处乱跑,有时还跑到乡政府胡闹。2013年,汪远海得了中风,刘承然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并在医院照顾病人几天几夜,直到汪远海出院。事后,汪远海逢人就说:“刘院长是大好人,是我的救命恩人。”现在,汪远海再也不乱跑了,还主动帮助刘承然照顾其他老人。
  福利院经费有限,养活这些老人已经十分困难,要生活得更有品质,只能自己发展生产。为了改善老人们的伙食,刘承然在福利院养了4头猪,并种了3亩蔬菜。现在老人们顿顿能吃上米饭,一个月还有六次肉。
  刘承然毕竟不是铁人,也有也有发牢骚抱怨的时候。有一次,他从外面办事回家,看到几个智障老人拿棍子打他的摩托车,并且车已面目全非,那一刻,他真想撂挑子不干了,但事后一冷静,他又立马投入到辛苦而繁忙的工作中去了。他说:“我是一个几十年的老党员,看到这些可怜的老人,我就不忍心丢下他们,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坚持下去。” (张成  许忠)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