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一筷销魂“蜜红肉”
发布时间: 2016-12-01 10:18 来源: 编辑:张成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陈安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中国人都有美食情结,尤其是时下多含贬意而被戏称的吃货们。

  因为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被尊奉为比天还大的事。但若真正说到吃的文化,对中华美食文化影响最深的经典总结当属儒学圣师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语出《论语·乡党第十》。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八字的精髓,用现在的白话文来说,可以归纳两点。一是食要“洁”,二是食要“美”。“洁”当然是从食材的质地乃至盛放食物的器具等来说要洁净,用现代科学观点来看,这是注重卫生健康饮食;而“美”则是从感官上把饮食上升为美学,食物不光果腹,更在美食的外型上赋予创意,让人在裹腹的同时享受到一种艺术生活的愉悦。几千年来的中国饮食文化无不遵从这两点铁律。

  时下正值冰雪隆冬,又适逢春节来临前夕,为让大家既饱口腹,又能在吃的过程中享受大自然赐给的美,特向大家推荐这款既保健、又养生、还应时节的“蜜红肉”美食,让大家在寒冷的冬天里能既享受到“蜜红肉”的入口生香、一筷消魂,又给节日之际增添一份美食快乐!

 何谓“蜜红肉”?“蜜红肉”又有何奇特之妙?

  “蜜红肉”顾名思义是在区别传统红烧肉基础之上,从选材用料上更讲究,工艺上更追求口感而新开发出的一款猪肉美食。其特点就是以天然蜂蜜代替传统蔗糖,让美食成份更营养更健康,注重火候控制、以猛火文火循环闷蒸而成。其奇特之妙首先是其外型美仑美奂先声夺人,让你一眼初见便心神俱惊,目光会不由自主被“她”的芳姿锁定,立时会有一种“初见美人兮”的失语之感。除了惊艳,你却找不出这美的曼妙出自哪里,你会忘了这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而停杯。那种整体红润粉嫩,玲珑剔透的气场,宛如红娘子“轻解罗裳胸半露、初涉风月欲语羞”的楚楚动人;其次是未见其人,先得其香。因食材选用天然蜂蜜闷制,故“蜜红肉”的与众不同之处则是其独特之香味,香气淡雅而不俗浊,似“芙蓉涉江、美女出浴”香味清新袅远;再次是从口感上更追求那种入口即融,满齿生香的通透。美食的优劣除了色、香、型三绝,终极的品尝靠舌尖说话。因此“蜜红肉”采取让舌尖有轻啜花蕊的快感,在传统红烧肉制法技艺上采取猛火定型,文火闷蒸,间隔两次长时间醒酵过程的做法,使猪肉脂肪充分析出,以糖化出肥而不腻,瘦而不老丝滑一样的口感,入口即融,满口生津。

  言归正传,“蜜红肉”如此好吃,色香味俱全,但到底该如何选料如何做呢?笔者爆料如下:

  一是上等的选材、用料的讲究。

  “蜜红肉”的主料一是普通的五花肉1公斤,基本要求是五花肉整体厚实,肥瘦之间层次分明,便于蒸制过程中的定型;二是本地产优质野生蜂蜜200克,色泽透亮无杂质,用勺捞起有挂丝的感觉为上品;三是各种辅助香料,蒜蓉、葱白,生姜、八角、桂枝,花椒等若干洗净备用。

  二是一流的技艺、改进的创新。

  有了地道的选材,还需要一流的技艺。“蜜红肉”的改进版是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博采了众家精作之长,兼收并蓄既融合了名闻天下传统“毛氏红烧肉”的“闷制收汁法”、又吸取了声震江南“东坡肉”的“文火闷蒸术”。制法的区别一是在定型上加以改进,首先采取将生猪肉入锅焯水五分钟,使其先定型,确保“优生”的外形美;二是改进传统用火的转换,将各类香料煸炒出香气后,放入初定型的食材之下用文火让猪肉“入味”1020分钟。再将蜂蜜下锅熬热,让猪肉皮面向下浸入蜂蜜之中,再文火熬制1020分钟。此时猪肉里已经慢慢吸收了各种香料的香味,更吸纳了蜂蜜的精华,加之蜂蜜的晶莹透亮,让蜂蜜在融入猪肉过程中既增异香,又为猪肉的粉嫩添上一种“三月樱桃点初红”的洇红之色;准备过程全部完成,此时将已饱蘸香味的猪肉摆放入盘进笼先猛火待其上足蒸汽,再改文火慢蒸,一般以12小时醒酵时间为益,这样让其不仅香气浓郁,且自然酵化有一种酒醇之厚。

如此这般,遂大功告成,出笼勾芡。经过数次猛火、文火闷制的“蜜红肉”此刻便如凤凰涅槃一般,袅袅婷婷满含香气,似大家闺秀款款细步于吃货眼前,莞尔一笑,吃货们早已心神俱飞!纵然你是千般绅士,万种庄严,此时也会情不自禁眼露贪婪之色,面呈饿鬼之相,洞阔鲸吞之口,唯先下箸为快,大快朵颐之乐!

(作者单位:县地税局)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