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择校费,一个痛而又无奈的选择
发布时间: 2004-12-0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张艳飞 李大权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约有9.88万所中学和45.69万所小学,其中至少2%为省市级重点学校,每所重点中小学年收“择校费”分别为500万元和200万元,如此累加,仅“择校费”一项,全国一年就超过270亿元。
  择校费,也称赞助费(或培养费),顾名思义就是指选择好一点的学校所缴纳的费用。在一些地区,一个小孩为了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向学校所缴纳的费用动辄几万元,甚至是十几万元的费用。俗话说:“分,分,学生的命根”,在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大凡考生都会围绕着分数转;至于学生家长们,每逢学期结束,都开始酝酿筹钱让自己的孩子上好一点儿的学校。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费,义务教育所需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政府负责筹措并予以保证。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国家对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仅靠国家有限的财力在短期内改善办学条件是不可能的,一些学校迫切需要资金投入来改善硬件、软件建设;加之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思想迫切,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就读好一点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东拼西凑,于是择校费就应运而生了。
  有人认为择校费在市场经济下有其合理性,他们认为如果将学校作为企业来看,它的名气、招牌就是一种资源,应当体现为价值,学校的择校费能够改善教学条件,增加教师员工的工资福利。其实学校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机构,是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的园地,而非赢利性的“商家”。甚至还有人认为,“择校费”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果真如此吗?我们所接触到的学生家长对于择校费,表现的往往是一脸的迷惘,更是一脸的心痛与无奈,不交钱,你的孩子就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就会耽误孩子的前程,你的孩子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其实高昂的择校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来自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一些地区在8大类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居住等项支出增长过快,子女教育消费已居首位,高价择校的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不惜节衣缩食,拆房卖瓦,可怜天下父母心!
  应当承认,择校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能否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量力而行,教育的本质在于不断激励与创新、挖掘与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在于有多好的学校与教师。择校费甚至还影响到孩子幼稚的心灵,更早体会到金钱、权势、关系的重要性所带来的阴影,这更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择校费,一个痛而又无奈的选择,它呼唤着一个健全的机构加以监督和引导。 (作者单位:潘口乡政府)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