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中秋节寄怀
发布时间: 2004-09-1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文/ 饶艳娟

  穿梭于柜台,欣赏绿肥红瘦、奇香扑鼻的月饼融于鹤发垂髫、俊男靓女之中,不由心中腾起一股太阳熔化的热液。
  中秋佳节快到了,这个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这时,月饼便成了人们缱绻相思的寄托与真爱。
  追溯中秋赏月,《长安玩月诗序》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赏月就要吃月饼。俗话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就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我出生在交春季节月圆的时候,我想我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片耀眼而静谧的景色:月华如水,了无纤尘;大地沉静,春潮如涌。月本无光,却还要把太阳给予的一点光和热无私奉献给更需要的群类,从而使这个世界变得饱满而丰富。因而,月儿除了本身承载着使命,她的心也透着太阳般的炽热,要不那时候我的眼睛怎么会从照片上看来感动得那么红肿,还大多数时间是紧紧闭着,偶尔睁开又立即象见了猫的老鼠一样马上又缩回到眼眶的深处呢?因为我爱感动,我们全家时常聚在一起,过去的快乐与不快全部化解在圆月和月饼中。
  与人相邂、相约是一种缘份。我是为这个社会预备的,而眼前的顾客,眼前的月饼,眼前的微笑,是为中秋预备的,为亲人酿造感觉。记得五、六岁的时候,能在中秋吃上月饼的山里孩子还不算多,为能吃上月饼,我们在心中常常牵挂中秋几个月。到了中秋这天,家人都到齐了,坐在不大的院子里丛生草坪上,摆上一个小方桌,方桌上规则地摆放着几个小碟,最突出的当然是月饼了,然后再摆上几个小酒盅,等到月亮升上天才能吃月饼、喝琼脂。每到这天,就觉得月亮升得特别慢,因此也铭刻了我看月亮的记忆
  头枕着妈妈温柔的臂弯,手摸着爸爸手上粗重的老茧,嘴里啃着酥软的月饼,看月儿升起。这时天空一片浅黑,高山与天空间有一条灰色的线条,转眼间出现一丝白晕,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月亮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盯在那里。
  果然过了不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月亮的小半边脸,白白的一个银饼。这个月亮好象背负很重很重的东西,一步一步艰难努力地往上爬,到了最后,终于冲破山的栅栏和云的包裹,完全升上天空,变得温柔而明亮。有时候,月亮走进云堆中,它的光线却是从云里射下来的,能叫人看清哪里是山,哪里是水,哪里是路;有时候,天空里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月亮出来,人眼看不见,然而月亮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仍能透过云层的重围。不管怎样,借着这月光,我总觉得我的面前是一片明亮。
  我坚信人的灵魂深处都是这样明亮的月色。每逢中秋将至,清冷的月亮从颠峰之上一览无余普照秀美山川,太阳来时又悄悄消融于更明亮之中。这种铺天盖地的月色,世间万物都沉寂在月色的柔柔抚摸之下的感觉,真的就是内心清静极至,感动极至,灵魂荡涤一空。也是所见淋淋斑斑各种喜的颜色,怒的颜色,悲的颜色,奢的颜色,金色,红色,黄色,蓝色都消融殆尽的这种感觉。仿佛人生的时钟在一瞬间被倒旋,突然回到初生时的那一片纯洁的激动。亲人,朋友,激动的心在融合,不由共同寄予宋朝大诗人苏轼《水调歌头》的一句名言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