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斌
开栏语:今年是“十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为更好地回顾总结“十五”期间我县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变化,本报特开辟“20个人眼中的十五成就”专栏,通过各个层面人物的切身感受叙述“十五”期间我县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对“十一五”进行展望。
河面上流动着金色的阳光,冬日的堵河一如既往地宁静而安祥。一个艳阳普照的冬日,我和分管水电的领导驱车来到动工在即的潘口电站坝址,对前期工程进行现场踏勘,这里马上就要架桥了……一个个堵河儿女梦寐以求的场景就要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堵河大开发的序幕已徐徐拉开了,这一刻,怎不让人心潮澎湃!
富饶的堵河水激起了一代又一代竹山人的梦想。60年代,我县就有了一座小型水电站。1977年国家组织民工投劳,历经4年在堵河支流霍河建起了第一座土坝水电站。随后的20多年里,百里河、梁家河、金莲洞、小河、柳河、霍河二级、邱家榜等水电站风生水起。截止2000年底,堵河支流上已建成水电站20座,可总装机不过3.54万千瓦,最大的邱家榜电站装机也只是10200千瓦。这还不及堵河可开发96.5万千瓦水能资源的零头啊,但开发资金的匮乏,使我们只能看着堵河水呜咽空流去。
作为一名记者,我曾数次深入堵河采访,亲身经历了堵河开发的进程。2002年元月,松树岭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启动,该电站装机5万千瓦,是堵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水电站。2003年元月8日,驴头峡内鞭炮和烟花共响,欢声与笑语齐飞,市委书记赵斌亲自宣布松树岭电站截流。今年10月2日,松树岭电站首台机组经过72小时试运行成功,并转入商业发电。
如果说松树岭电站是个里程碑,那么装机51万千瓦的潘口水电站则是堵河水能开发的最强音。在上个世纪,潘口水电站几次动议又最终搁浅,让竹山人的梦想在希望、失望、更希望之间轮回。2003年8月26日,浙江纵横集团与十堰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58亿元开发潘口、龙背湾、小漩3座水电站。这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大手笔,3座电站总装机达86万千瓦,竹山人热切地盼望着潘口水电站的开工。但路转峰又回,花明柳又暗。纵横集团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却因资金问题而退出。汉江集团今年接过3座电站的开发权,继续引导着堵河开发的主旋律。
不难想象,这3座电站建成之后,竹山的面貌将为之一新。一个个高峡平湖里,名山秀水交相辉映;一个个高坝电站中,流水更源源不绝地转换为水能,照亮黑夜也照亮我们前进的路。竹山因之而成为水电大县、旅游名县和经济强县。到那时,竹山山更美,堵河河更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