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听不少朋友说通村公交车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方便,12月中旬,记者到擂鼓镇采访时特意搭上了公交车。上车时车上已坐满了人,只见车内干干净净,秩序井然,车是新的,车内空调给人带来温暖,音响正播放的《回家》让人倍感温馨。一路上记者和一些不知名的老乡攀谈起来。
“老乡,你在哪下车呀,是第一次座这趟车吗?”
“我啊,在最后一站下车,这趟车是开往大庙四庄坪的,我就住在那儿,这车每天就停在我家大门口,我每月都要下几趟城,都是座这车,可方便啦?”说这话时我看见这位40多岁的汉子脸上充满了自豪感。原来这汉子姓刘,叫刘顺尧,是大庙乡四庄坪村的一位个体户,是个很健谈的人,打开话匣子继续跟我侃上了公交车。“要说通村公交车啊,这可是政府为农民办的一大好事,以前下趟城可麻烦了,座三轮、四轮到乡上才搭得上班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特别是那冬天冻得人真要命。现在好了,到乘车点等车又准时又方便,特别是车况好,舒服又安全,尤其是它还便宜。”四周的乘客见我们说话都回过头来七嘴八舌插起话来。
“公交车一通,三轮、四轮简直是退休了,我们宝丰以前就有100多部,现在少多了,几乎没得人座四轮了,座这车几好吧,带点东西往下头‘肚子’里一塞也不会丢。”“公交车好是好,就是太少了点,有时人座满了在路上搭不上,要是多发些,每个村都通就好了,那农民座车才真是叫方便。”
“师傅,我晕车想吐。”突然一位抱小孩儿的妇女喊了起来。乘务员马上为她送来了方便袋。我乘机与这位女乘务员聊了起来。她告诉我,自从6月18号公交车开通以来,每天都是满座,全县已开通的有西线和北线,公司计划明年开通南线和东线。
通村小泥路的修建,通村公交车的启动,这是我县交通史上的一次革命,也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条条红线,更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进程的一个有效而实在的举措,我们祝愿路越修越远,车越跑越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