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王焕云:艾滋病人的守护天使
发布时间: 2006-08-3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编者按:2000年7月,陈家铺村查出数名艾滋病潜伏病人,这一灾难性消息犹如洪水猛兽,群众恐慌不安,病人遭受白眼,多个家庭面临妻离子散……在这危急时刻,一个面容和善的中年汉子勇敢地走进艾滋病群体,为他们送医送药送防预知识,用爱心和温暖抚慰他们脆弱的心灵,以身示范告诉百姓艾滋病日常接触不传染。6年间,使所辖区域没有新增一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做出如此惊人之举的不是“大人物”,而是一名乡村医生、普通党员,他叫王焕云。本期特别关注,带你感受这位乡村医生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和忧国忧民的至高境界。

王焕云督导焕者按时按量服药。

王焕云与患者一同进餐。

“查乙肝”查出多例艾滋
  2000年7月中旬,陈家埔村一陈姓村民感冒、发热、气喘上门求诊,王焕云为他治疗两天不见好转,建议他到防疫站检查是否患了结核或其它疾病。患者没被查出肺结核,在一家医院当作感冒治疗一周,病情加重。“感冒怎么会越治越厉害”王焕云诊病习惯刨根问底,在询问病史时得知病人曾在外地卖过血,突然间,他联想到培训学习及报纸、电视上所了解到的艾滋病特征,并且此前同村已死亡的几个跟眼前这个病人具有相同病症。“很可能是艾滋病病”职业的敏感使王焕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将情况及时报告给镇卫生院,经县疾控中心抽血送检确认陈某为艾滋病患者。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世纪80年代同村不少村民在河南打工,卖过血浆。王焕云建议对全村人进行筛查。艾滋病是重大传染性疾病,医生应该保护病人的隐私。该怎么跟群众说才不会引起骚动,不造成对病人的伤害,王焕云思虑再三,采取为群众免费检查乙肝的善意谎言,挨家挨户通知体检。全村在家的800多人接受了抽血检测,卖过血的几乎都感染了这种病,王焕云震惊万分。随后他以同样的办法对附近几个村的卖血村民进行抽血调查,陆续发现20多例艾滋病病人。
言传身教消解“艾”无知
  听说王焕云做起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一个原本跟他家来往非常密切的一城里亲威再不上他门了,还有不理解的人谣传说“王焕云得了艾滋病,要不是他怎么跟艾滋病人打得那么火热。”家人为此背了很大包袱,劝他放弃。“乡亲们得了重病,作为医生,我岂能袖手旁观!”王焕云就是以这种态度做通了妻子龚成莲的思想工作,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宣传,并主动承担对艾滋病患者的服务。每星期为患者送一次药、半月一次体检、随时对外出返乡人员进行抽血送检、深入村组农户进行“防艾”宣传、督导艾滋病患者服药。大部分艾滋病人住在边远的山顶上,为提高服务频次,王焕云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部摩托车。每到体检日,王焕云的摩托车跑得更欢,他把住的较远的艾滋病人一个个接来送去。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病人只要出现异常情况,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今年6月,当得知患者刘某流鼻血,他赶紧带着药品、防护手套等物品赶到,为刘某止血、擦洗,淹埋血渍。刘某流着热泪说:“我这算什么人了,这样的小事都要麻烦您,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敢接近。”王焕云安慰说:“别有这样的顾虑,你能相信医生,听从交待做好配合,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支持。”
  艾滋病患者是一个个需要关怀的人,他们不在意生死,却特别在意别人看他们的眼神。2002年,汪某发病了,王焕云为他送去抗病毒的药,汪拒服。他说:“我迟早都是要走这条路的。活着左邻右舍都怕我,连亲兄弟都不上门,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就让我去吧!”这天从不多铺派病人的王医生决定在患者家吃顿饭,汪某喜出望外,杀鸡款待。王焕云则跑到其邻居家帮忙请客。大家都说艾滋病家的饭不敢吃,鸡肉更不敢吃,要是杀鸡时划破了手......席间大家瑟瑟不动筷子,王焕云撬起一块鸡肉津津有味地啃起来。患者需要营养好,此后邻居有做好吃的总不忘给汪某送去。在特殊阶段,医生的言行是最有效的宣传。有人说蚊子叮咬传染,王焕云则形象地解释,蚊子是世界上最吝啬的,只吸血不吐血。王焕云就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的努力,消除群众的恐惧,点燃患者心中的希望之灯。
  有一对距离王焕云诊所最远的艾滋病夫妻,妻子于2004年6月开始发病,身上长满带状疱疹,胸背多处溃烂。王焕云每天上门为她打针,并自制中草药为她清洗、涂抹,经常忙得天黑。患者担心王焕云摸黑行路有危险,又怕自己做的饭别人吃不下去,拜托邻居管王医生吃饭、住宿。王焕云执意留下与他们一同吃住,患者家人无比感动,专门为他腾了间寝室,备了洗漱用具,视王焕云为一家人。患者的两个子女出门打工,把父母托付给王焕云,经常打电话了解亲人的病情,并邮回两大包衣物,请王焕云转送给其他贫困艾滋病家庭。
无私帮助温暖患者心
  2001年3月,王焕云牵头为艾滋病人成立了“温馨家园”,并兼任“园长”,成为艾滋病人的“头”,从此病人的大小事他都当作自己的事去办。2004年8月12日,暴雨泥石流把艾滋病人严某的房屋冲成危房,一家四口无处栖身,王焕云则把自己即将以2万元卖出的6间瓦房收回,让严某一家居住至今;为了使两个身体虚弱的艾滋病人不再出门打工,他出钱购回一台砌块砖机供他们经营;艾滋病人沈某想发展养殖业,他积极为他们想法筹资金;县直某单位与某艾滋病家庭建立包保联系没到户,他趁进城办事之机找单位领导汇报争取;王孝庭死了,他的父亲无人照料,他及时申报解决其五保供养问题;某患者的孩子上学没享受“两免一补”,他跑去找校方落实......王焕云就是这样,把事关病人的事一件一件落到实处。
  他成为艾滋病人离不开的人,有什么心事都愿找他倾诉。某患者被确诊后,妻子决定离开。王焕云天天上门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精诚所至,夫妻终于和好。一男性患者不采取保护措施想与妻子过正常生活的秘密,都找王焕云解决,他们视王焕云为最贴心的人。王焕云每月最少有25天与艾滋病人打交道,他一年究竟跑多少路,沟沟岔岔无法计数,但每季度更换一次摩托车轮胎已成定律。苍天不负苦心人,6年王焕云所服务的艾滋病家庭没有发生一起家庭内感染。
陪病人度过最后时光
  已故艾滋病人王孝庭,今年正月十三日再次发病,在卫生所打完针天已近黑,家里还有78岁双目失明的老父亲等他回去伺候。王焕云骑车送王孝庭回家。在返回途中雨雪交加,王焕云一不留神滑向了深沟,腰椎摔伤。第二天王孝庭没来打针。元霄节,王焕云放弃与亲人团聚,拄着棍子赶到王孝庭家。果然王孝庭高烧不止,卧床不起。王焕云给他挂好吊瓶后,又起身为他们父子烧水做饭。此后1个多月,王焕云天天上门照顾他吃药、打针,最后血管干瘪的打不进针,王焕云为他用热水敷。弥留之际,王孝庭拉着王医生哽咽着说:“你这样的待我,今生无以回报,来世当牛做马报答你的深思。”3月16日,王焕云守护着王孝庭走完了42岁人生路,并亲手将其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终末消毒,直到病人入土方才离去。
仁心仁术获百姓爱戴
  1982年,高中毕业的王焕云,心怀“农村有广阔天地”的美好憧憬,跟一名老中医学医,6年后回陈家铺村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赤脚医生”。王焕云始终牢记“医者德为先”。无论谁病了,无论天多晚,路多远,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他这里,有钱无钱都能先瞧病。已故的五保老人杨习焕等人欠他药费2000多元。对危急或疑难病人他及时抢救后,主动护送到上级医院救治。2001年,18岁少女张云患结核性腹膜炎,家庭无钱住院手术,请王焕云做维持性治疗,并申明人有怎么样不找任何麻烦。他真诚地做张家工作:“我只是一个乡村医生,一般常见的小病能看得了,但也有处理不了的危重病人”为不延误病人最佳治疗时机,王焕云主动拿出2000元钱,并牵头找患者亲威借凑了5000元钱,亲自把病人送到市人民医院成功地进行手术。如今过上幸福生活的张云逢人便说:“是王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今天的幸福。”23年来,王焕云高尚的医德和高质量的服务得到同行及广大老百姓的认可,在全村享有崇高威望,这为他顺利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陈兴云 黄祥忠 张子胜)

  王焕云为病人定期查体。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