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美景,凝聚智慧和汗水——我县打造山水园林城走笔
发布时间: 2007-11-1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党世根 周明鑫 

   堵河像一条乳白色的纱巾,轻轻将竹山县城环绕。漫步在竹山县城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整个城市如画一般在面前逐渐展开。绿树红花、环境幽静的小区;格调高雅、人文气息浓郁的文化广场;宽阔笔直、绿树林立的纵横大道……往日“灰头灰脸”的县城无处不显示着清新魅力。这些变化,凝聚着建设者的辛勤与汗水,也凝聚着山城人的智慧和勇于创新的胆识。 
   城市的发展,要以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为目的,将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推向市场,通过经营积累资本,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地方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基于这种思路,我县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打响了旧城改造、省级示范镇创建、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三大战役。短短几年来,千福广场、城南小区、景宏苑小区等八个住宅小区和公路两旁的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了往日低矮的平房,建筑面积创历史之最;彻底改变了县城东西“一扁担”的道路格局,完成了纵横大道一期、明清大道、双拥路等城区道路的修建,使整个城区“四纵八横”的道路骨架网更趋完善,提升了城市功能,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全县16个乡镇建设同样跨上了大台阶,有6个乡镇18次在市以上小城镇竞赛中获奖。 
   城镇建设,规划先行。县建设局十分注重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邀请市县人大代表到城市建设一线视察。依据代表建议,竹山建设局请中南设计院、华中科技大学规划设计院加快对总体规划的修编,同时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老城区按总体规划编制10平方公里,新市区6平方公里,还完成了专项规划编制20多个,提升了城市建设的品位。 
   几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成绩斐然,先后累计投资1.7亿元,基本配套建设了小城镇基础设施。现在,我县已经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襄关省道、鲍竹路和堵河沿线建制镇为支撑,以一般集镇为骨架的“一心三线”的城镇发展格局和以乡集镇为中心,以中心村为支撑,以一般村为骨架的镇村发展格局。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