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竹山花灯大唐风
发布时间: 2005-02-2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心 鸣
  民间花灯,在唐代达到极盛。古典小说《南唐全传》有专门章节描述:长安城内年年上元节(正月十五)都要举行花灯会。届时,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花灯,把长安城照耀得如同白昼;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连皇帝都忍不住花灯的诱惑,也要出来与观灯,与民同乐。有一年的元宵节夜,更是盛况空前,以至老皇帝也带着小龙孙到街上观灯,却被喝醉了酒的薛刚在喝道时一脚把小龙孙踢死,还把老皇帝吓死!
  花灯来源于火。火,为人类带来了进步的文明;将火置于花灯之中供人欣赏,既是先人对火的崇拜,更是先人艺术地使用了火;让火易而为灯,又给人的生活增添了光明和色彩。竹山距长安古都不远,尤其是薛刚闯祸以后,在全家近四百口人因他而处死之际,他只身一人逃到了竹山,在竹山境内的九华山东坡纪家做了上门女婿。薛刚的后人不断繁衍,有的后生迁居到竹山东部居住,形成了一个地名——薛家梁子(即现文峰乡政府所在地)。那么,竹山人对花灯格外钟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薛刚一定会把京城闹花灯的习俗传承给他的后人,他的后人也一定会更广泛的传给乡邻。所以竹山形成花灯会和闹花灯的习俗要比别的地方早,办灯会也比别的地方更慎重。
  竹山多竹。竹,成为竹山花灯制作的主要材料。划竹为篾,能工巧匠持竹丝、竹片,随心所欲地编扎出鸡、鸭、鱼、兔、牛、羊、猫、狗和各种瓜果形象的框架来,然后外敷纸、绸、绫、绢等面料,灯底座绕缨丝,灯外罩串花垂穗,灯内置红烛为芯。更有一种“活灯”,就是在灯内制作“跑马”、“鸡啄米”、“和尚敲罄”“猫逗老鼠”、“老鼠偷葡萄”等能动性的附件,借烛红的热量和旋转的风力活动,妙趣横生。扎起的花灯还可以进一步“文化”:面料上可以用五彩颜色点染出花鸟虫鱼的绚丽;也可以写出字、物或名人的谜面,让人竞猜;还可以题写唐诗、汉赋、宋词让人吟诵——提高了花灯的文化品位。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竹山除了和全国一样有悬挂于门首的灯以外,还有与其他地方绝对不一样的灯,那就是随着龙灯、狮子、旱船一起游动的灯——有笙、萧、管、弦和打击乐伴奏的灯。这组灯由莲花座和“鲢鱼、鲇鱼、鲫鱼、青鱼”四鱼灯组成——取其“和和美美、连年吉庆有余”之谐音谐意,蕴涵着美好的祝福。在大有宫廷音乐韵味的“黄州点子”乐曲的敲打、吹奏声中,让那美好的祝愿弥漫开去……   (作者单位:县文体局)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